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兴业银行连续5年入选“中国绿公司百强榜”

2014年04月30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30日电 近日,跨行业评价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2014中国绿公司百强榜单”揭晓,兴业银行凭借“可持续发展金融”在1300多家大型国企、民企、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第五年入选该榜,为上榜次数最多的公司之一。

  据悉,中国绿公司百强项目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至今是连续第五年发布。今年百强榜的特点是“经济指标入围,特色表现上榜”,上榜企业需在“文化、经济、环境、社会、创新”五项表现都较为优异,并在“环境、社会和创新”某单项表现中具有对行业和社会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

  发力“碧水计划” “美丽中国”唱强音

  在《2014中国绿公司百强报告》中,兴业银行“碧水计划”入选典型案例。

  案例显示,2013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聚焦水资源利用保护,持续发力“碧水计划”,为四川双流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供20亿元融资支持,为安徽合肥市河道整治提供16亿元贷款支持,为江苏武进某工业区雨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提供1.5亿信贷支持……

  截至2013年末,该行已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611亿元的融资支持,预计可实现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90.12万吨,年节水量25579.06 万吨。

  在实践中,兴业银行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产品服务体系,通过基础产品组合和创新,推出合同环境服务融资、特许权经营权质押融资等特色产品(模式)集成综合服务方案,为水资源开发、保护、节水以及综合设施建设运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除了直接提供治水融资,兴业银行还积极推动各地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借助市场之手发挥治污效用。目前,该行已与11个国家级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的9个签署合作协议。在碳金融方面,也保持领先地位,与7个国家级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的6个签署合作协议。该行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为各地排放权交易提供包括交易架构、制度设计、资金存管清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以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来促进节能减排。

  为助推地方节能减排,献计区域转型发展,兴业银行于2013年举办“美丽中国行·绿色金融系列活动”,横跨12省市,历时224天,与石家庄、济南、重庆、哈尔滨、宁波、广州、成都、乌鲁木齐、南京、武汉、长沙、呼和浩特12个省市的发改委、环保部门或节能减排龙头企业签约,承诺“十二五”期间向以上地区累计提供超过3000亿元绿色融资支持,以实际行动唱响了银行业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强音。

  绿色坚持 成就全方位“绿色银行”

  从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在国内首创推出节能减排贷款起步,以2008年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为标志,多年来兴业银行致力于发展绿色金融业务,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使得该行毫无争议地连续五年入选“中国绿公司百强”。

  五年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兴业银行已在决策管理、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层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正如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所言,“兴业银行的绿色理念是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

  五年里,该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经不断创新升级,已形成包括十项通用产品、七大特色产品、五类融资模式及七种解决方案在内的涵盖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综合性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涵盖提高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二氧化硫减排、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项目类型及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个主流行业,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

  五年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环境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截至2013年末,该行审查认定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为180笔,是从2009年末的20倍,项目总投资额2709亿,是2009年末的43倍;绿色金融客户数2472户,比2009年末翻了约12倍;绿色融资余额1781.17亿元,是2009年末的12.72倍。截至2013年末,该行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累计提供绿色金融融资3400多亿元,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年节约标准煤2300多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800多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500多万吨,年节水量25500多万吨;所实现的节能减排量相当于关闭了157座100兆瓦的火电站,或是10万辆出租车停驶47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