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主动作为”渐成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新亮点

2014年05月07日 14:5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一季度以来,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央行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很好地展示了其"主动作为"的特点,一季度宏观调控收效显著。

  记者牛娟娟5月6日晚间,央行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今年以来宏观调控进行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继续强调“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同时,本次报告明确提出要“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显示出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最新特点。

  此外,记者观察到,在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亦变化成“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往“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这四者关系的表述也变化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关系”,“促改革”重要性由此可见。同时,“惠民生”也首次成为货币政策统筹的目标之一。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以来,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央行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很好地展示了其“主动作为”的特点,一季度宏观调控收效显著。

  首先,从公开市场操作上看,根据各阶段流动性供求特点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力度和节奏,搭配使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适时适度进行流动性双向调节,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平稳运行。针对春节前后现金大量投放回笼的季节性特征,适时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期限品种,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和微调作用。第一季度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5250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开展SLO操作1000亿元。

  此外,为保持合理流动性,春节前央行还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向符合条件的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在北京、江苏等10个试点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稳定了市场预期,促进了货币市场平稳运行。第一季度累计开展常备借贷便利3400亿元。

  二是继续向市场化改革方向迈进,汇率、利率改革顺利推进。本次报告在其名为“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专栏中指出,货币政策以“价”作为主要调节手段和传导机制,就需要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敏感的微观主体和充分弹性的汇率机制。而今年一季度以来,宏观调控操作在市场化方向上继续迈出重要步伐。

  一季度,央行继续通过发行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自去年12月央行发布实施《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以来,10家金融机构分别发行了首批同业存单产品,并陆续开展了二级市场交易,初步建立了同业存单双边报价做市制度。至2014年3月末,银行间市场已陆续发行同业存单25只,累计发行金额为687.7亿元,二级市场交易共成交55.8亿元。同业存单市场初具规模,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3月15日,为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决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扩大汇率浮动幅度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有所增强,消化和吸收供求变化的能力增强。

  三是定向支持特征明显。有效发挥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的引导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央行于2014年初新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通过优惠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三农”、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4年以来,累计下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500亿元。

  同时,积极丰富信贷政策操作手段,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营和考核机制,着力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季度,继续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继续完善民生金融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等。

  当前,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在外需和房地产等既有增长动能减弱的情况下,新的强劲增长引擎尚待形成,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调整转型的一些关键难点有待进一步取得突破。同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突显,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仍面临一些风险。总体看,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既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激发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做到“保持定力,主动作为”?

  梳理本次报告可以看出,未来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一是要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继续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短期流动性调节等工具,调节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四是需进一步落实信贷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着力降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货币政策报告特别突显“促改革”的重要性,并继续强调“寓改革于调控之中”,要求“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就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等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稳增长、去杠杆、促改革与调结构之间取得平衡。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