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险业基本面回暖 下半年有望迎来反弹

2014年06月23日 11:2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上周五,在沪指成交额创近一个月来新低的同时,保险板块却逆势上涨,位居蓝筹股前列,其中中国太保A股更是领涨1.63%。对于保险股的下一步走势,市场人士充满了信心,“相信目前股价仍远未完全反映基本因素改善”。

  近日,有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保险市场仍然有待深度挖掘,寿险深度和密度提升空间很大;再加上,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城镇化和老龄化对保险业而言无疑是扩大需求的重要契机,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是机遇,有助于保险业解决当前发展瓶颈,不仅带来营销渠道的改变,从长远来说有可能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

  股市

  保险股跑赢大盘

  上周保险股市场风波不断。针对中国人寿此前临近午盘“秒跌”近9%事件,上交所发布19日晚间微博称,已对6月18日中国人寿疑似乌龙指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股价异动为某专业机构低价卖出申报所致,其交易员下单时认为错误输入价格。

  不过,保险股的逆势上涨并未受此影响。个股方面,20日中国人寿上涨1.22%,中国平安小涨0.55%。对于保险股,花旗集团称,投资者对内地保险股保持减持态度,主要系忧虑其资产负债表风险、定价市场化以及A股折让。不过,花旗依旧对保险股“有信心,相信现股价并未完全反映基本因素改善”。

  与大盘相比,申万保险板块涨跌幅自年初与沪指走势基本一致,按过去一年计,还跑赢沪指。业内人士表示,回看过去半年以来保险板块的走势,曾出现过两波比较明显的上涨,一是2013年11月中至12月中,保险指数从低点至高点有20%涨幅,刺激因素主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另外则是2014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保险指数从低点至高点也有近20%涨幅,板块上涨主要受到沪港通政策推出的刺激。

  事实上,保险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正在不断恢复,其中保费规模增速上升、投资收益稳步回升正是佐证。

  近日东莞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保险行业经历过一段近十年的高增长时期,寿险和产险市场在2011年增速双双大幅放缓,当前均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2013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17222.24亿,同比增长11.2%,其中人身险占63.93%,同比增速8.4%;财产险占比36.07%,同比增速16.53%。从规模增速来看,产险近几年呈缓慢下降,但保有量较大,增速仍能维持两位数。寿险经历2011年负增长后,2012、2013年连续回升,但增速也仅为5.8%。

  2014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7000亿,同比增长35.9%,为近三年来最高。其中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855亿,同比增长17.19%;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5144亿,同比增长44.21%。上市险企2014年第一季度寿险和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均比较好,其中寿险保险收入同比增速大幅高于上年同期。在保费收入增长触底反弹情况下,全年新业务价值成长情况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超越市场预期。

  从历史看,尽管近几年险资投资收益率呈现出了较大波动,但得益于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可投资品种多样化,配置效率显著提高;而且随着险资配置结构的变化,整体投资收益率已有平稳化态势。

  资料显示,在2001—2012年间,保险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水平最高曾在2007年达到12.17%,其次是2009年的6.41%和2006年的5.82%,其余年份均在5%以下,2008年甚至下滑到1.89%。2013 年全行业实现总投资收益率5.04%,已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好表现。

  分析

  市场仍待深度挖掘

  东莞证券分析师指出,我国目前寿险行业发展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具体体现在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上。

  “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快、经济总量巨大,保险深度指标较上年反而略有下降;另一方面,我国保险密度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仍有一段距离。”该人士表示,“当前我国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6500 美元,与美国、日本70年代中期相当,相对目前和全球的寿险发展阶段,我国的寿险深度相对经济水平偏低。“因此,我国寿险市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依靠寿险深度的提升仍然能够促进保费的增长”。

  另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保险行业是一个随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均收入上升而不断发展扩张的行业,这主要源于保险行业的本质和商业模式。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业本质上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而保险产品的设计正是满足了减少不确定性、分散风险这一根本需求,在发达国家,保险行业也已经发展成为金融行业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子行业。

  由此可见,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进程加快,消费水平提升、城镇化和老龄化趋势将为保险业带来新动力。“管理风险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必要的,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者不仅会关注自身各方面财务保障,对保险产品需求更加多元化,对保险产品的知识和经验也将不断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大多数消费者对财务保障需求受制于可支配收入水平,且保险产品太过同质化,未来这一现状将会彻底改变,“从近年来健康险的爆发式增长至少可以看出,市场对保障型产品需求非常庞大”。

  对于保险业下半年走势,东莞证券认为,从估值水平看,当前保险股估值仍处在历史低位,而决定当前保险行业基本面的两个关键因素——承保和投资也均呈现改善信号,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互联网为保险业创造新机遇

  从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互联网保险创新也层出不穷。正是得益于互联网金融便捷的用户体验和创新,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传统金融业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以阿里金融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也成为了引领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公司数量从28家上升至60家,行业互联网保险规模保费也从32亿元上升至291亿。根据艾瑞咨询公司估计,2016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590亿。从投保人数看,2011—2013年投保人数从816万人上升到5437万,上升了6.7倍。从互联网保险产品看,互联网保险产品基本上以车险、意外险、理财险以及寿险产品为主,缴费模式以一次性缴费为主。

  “不同于传统金融企业银行、券商,对保险行业而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是机遇”。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保险公司面临销售渠道受限的困境,传统销售体系遭遇成本较高利润较低的发展瓶颈,一方面代理人渠道问题重重,另一方面银行渠道对保险产品代销具有极强的议价力和话语权,互联网保险带来的渠道创新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机遇。

  同时,保险行业整体形象也急需改变,长期以来保险行业社会口碑较差、形象欠佳,销售环节误导严重、理赔难、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互联网线上交易模式避免了传统保险业务员的推销弊病,通过改变销售模式和重构行业价值体系,实现扭转负面形象的自我革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上,大型保险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借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中小型保险公司也有机会从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渠道的差异化竞争。

  此外,也有业内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受互联网影响不断加深,互联网平台适应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习惯,满足了他们的实际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客源获取能力。“未来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不仅在于创造新的销售渠道,还会对现有保险产品、运营与服务模式造成深刻变革;不仅仅是把保险产品移植到网上,更是重新构造股东、客户、企业、网络平台以及关联各方的价值体系和运作逻辑,也就是说,互联网对保险业的颠覆不仅是营销渠道,从长远来说商业模式的颠覆才是意义深远。”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实习生 曹丹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