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遭冒名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 新华保险全面严查

2014年06月25日 07: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上海帕拉迪集团本是一家并不知名的投资公司,然而最近这家公司却因为涉嫌集资诈骗而为人们所知。帕拉迪集团采用给子公司担保,年利率为12%,利息按月结算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员工和保险公司业务员来拉拢客户,聚集了不少投资资金。

  然而,今年6月9日,帕拉迪集团总裁陈若彬与公司失去联系。上海浦东警方证实,陈若彬涉嫌潜逃,已经被立案调查。《天下公司》今天联系到一位投资者杨女士。

  杨女士:我这个产品是他们的业务员打电话给我,因为我在新华保险买了保险。我再三要他保证我的资金安全,那么后来他跟我说,你来公司,我们跟你介绍。我就和我的妹妹一起去他的保险公司,他就把我们领到他师傅那里,他师傅可能是营销部的主任吧。他师傅就拿了一张报纸,说这是上海比较有名的企业,跟新华合作了多年,没风险的,因为是借贷,如果出了什么事,你们起诉他们,打官司也会赢的,所以呢,你们放心。后来,我妹妹买了10万,我买了30万。

  杨女士说,一开始自己每个月都能收到利息,感觉越来越放心。今年1月份,她又拿出50万元买了帕拉迪的理财产品,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就出事了。

  杨女士:想不到6月10号,他叫我到一个地方去开会,我心里就很紧张,我就问他,是不是我的资金出了一点问题?他说小事情、小事情,你来了就知道了。后来我打电话给我妹妹,她去网上查她的资金到没到位,一看,利息还没到帐,她马上打电话到帕拉迪,帕拉迪说,我们老总逃走了,把钱卷走了,你马上去报案。

  据杨女士讲,这次受骗的投资者有一百多人,牵涉资金3000多万元。

  杨女士:6月10号,我去的时候,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次牵涉到买这个产品的到底有多少人?他说有120多个人,我说:有多少资金?他说大概是三千多万,四千万不到吧!

  《天下公司》今天下午采访了新华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处处长唐俊杰,他表示:新华保险从未与“帕拉迪”公司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公司也始终严禁业务员推介、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

  记者:新华人寿和帕拉迪之间是否有合作关系?

  唐俊杰:我们公司从来没有和帕拉迪公司有任何形式的合作,同时,针对帕拉迪公司所谓的理财产品,公司也没有以任何的形式给它提供过担保。

  记者:那么,新华保险的现任和前任业务员为什么会向客户推销帕拉迪的产品?

  唐俊杰: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业务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有了类似的行为。其实公司一直对严厉禁止这种行为。2014年,公司连续下发了两个相关的管理制度,强调未经公司许可,业务人员严禁向客户推荐第三方的理财产品。

  记者:新华保险对此事有何观点,将如何处理这次的事件?

  唐俊杰:因为我们毕竟是两地上市的上市公司,肯定还是会从保护客户利益的角度,首先是会就媒体报道反映出来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清理和调查,另外我们也会帮助客户,主动跟客户接触,将相关的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客户依法维护权利。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也是对公司相关利益的保护。

  新华保险近日连发数条短信警示客户,其中6月19日发送的短信写道,“近期发现有人冒用新华保险名义销售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如遇到类似产品推荐请拨打95567咨询与核实,以免受骗。”

  新华保险唐俊杰说,“去年开始,我们一次次跟代理人重申不能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并要求他们写承诺书,发现一个开除一个。”他建议,投资人在进行大额投资之前,还是应该先通过公司服务电话咨询,不管是谁来推销,一定要看清楚合同怎么写。

  专家点评

  经济之声:关于投资公司跑路的新闻一点都不新鲜了,但为什么大家不停的说要去加强监管,去补漏洞,但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还在受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洞堵不住呢?

  观察员张翼:一方面,我们的投资人和老百姓对于这样一个高额收益的诱惑难以抵挡和不可抗拒。另外,这也对我们的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个严肃课题,要加强这个监管。第一个监管,我们要严把门槛关,这个门槛要高一些,保证资质和基本认证的问题。第二,我们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对这些所谓的投资公司的业务,我们能不能有一个时效的、常态化跟踪管理。第三是资金的监管。能不能有一个第三方的监管和代管,相当于保证金,如果出现问题,保证金可以进行及时的赔付。

  这对我们的保险行业也有很多警示。第三方理财和第三方代销非常火,第三方代销这种方式在国外非常盛行,但是到我们国内之后,现在有点变形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对风险的警惕度不够,对于业务员和营销员的日常管理,还有风险提示,还有对公众的风险提示,我觉得都需要强化。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