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2014年07月02日 11:4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

  三农、小微等6项贷款不再纳入

  业内:将利好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房贷、消费贷也有望受益

  六月底的“年中考”刚刚过去,银行业又迎来了一项重要的政策利好。

  6月3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从昨天开始,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将调整,新的存贷比计算口径分子将减去6项,分母将新增2项。

  在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个人房贷收紧的背景下,此举是否能让银行释放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信贷额度?

  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

  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存贷比,一直是悬在商业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到季末、年中、年末,银行为完成存贷比考核,可谓“不疯魔不成活”。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最高为75%。通俗地说,银行吸收100块钱的存款,最多只能有75元用于放贷。因此,每到季末节点,银行为了完成考核,不得不拉进更多的存款来填补。

  按照《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计算存贷比分子(贷款)时,将从中扣除6个项目贷款。分别为,支农支小再贷款所对应的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对应的贷款、“三农”专项金融债对应贷款、村镇银行使用主发起行存放资金发放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发行的剩余期限不少于一年,且债权人无权要求银行提前偿付的其他各类债券所对应的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转贷资金发放的贷款。

  其分母项,在现有计算口径基础上增加了银行对企业、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外资法人银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净额等2项。

  银监会表示,此次调整方案未改变存贷比的基本计算规则,从定量测算结果看,有助于商业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业内:银行放贷环境趋宽松

  个人房贷或间接受惠

  六月以来,银行业监管层可谓动作频频。

  此前,央行刚刚出台了定向降准措施,从6月16日起, 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也被外界理解为,是一次“定向降比(存贷比)”。

  “虽然75%的存贷比红线没有变,但是扣除部分分子项,增加分母项,意味着将释放更多流动性,银行有更多的额度来投向实体经济和个人贷款领域。”宁波一家银行的营业部负责人认为,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一方面将提升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同时,也为银行释放出更大的放贷额度,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环境也有望趋于宽松。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长助理则向记者表示,存贷比口径调整,长远意义大于短期内效果。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法定监管指标,要改变存贷比就必须修改法律。而银监局在存贷比计算口径上作调整,操作性强,而且一定程度放松了对银行的经营束缚,长远来看可能改变银行的经营模式。”他认为,一些小微和三农领域业务量大的银行将受益最多。而监管层此举,除了引导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也是在鼓励银行开展差异化竞争,激励多发放小微贷款,多利用稳定的债券资金发放贷款。

  此外,存贷比分母项中增加的“银行对企业、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一项,也让外界嗅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味道。

  作为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推出面向企业、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且央行表示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为同业存单后“下一步”任务。

  “虽然银行对企业、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还没有正式发行,但是把这项计入存贷比,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快就会有实质动作,对今后的银行存款、理财等方面业务开展都会有很大影响。”上述股份制银行行长助理表示。

  见习记者 李华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