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存贷比“松绑”缓银行揽储压力 宝宝收益或再下

2014年07月02日 16:3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起,新的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已经开始实施。此次银监会对于币种口径和存贷款口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分子分母的一减一增达到的,但是75%的红线不变。昨日,数位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的“松绑”名义大于实际,虽然对于市场资金有着开闸放水的功效,但是能否引导资金前往实体经济流动还存在疑问。

  不过,对于银行来说,存贷比一定程度上的放松还是能够缓解银行季末和年末的揽储压力,将来“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决定作用将减弱。更有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随着存贷比的放松,协议存款的欢迎程度或较以往减弱,“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走低。

  8000亿“活水”能否流入实体存疑

  前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一经发布变引发各方极大关注,此举也被认为是两次定向降准后,中央再次祭出的“微刺激”政策。据银监会的通知,调整存款比计算口径,其中支农以及小微企业、金融债等六项从分子扣除,同时加入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两项扩大分母,宽松加码似乎已经成为共识。

  据海通证券测算,分子的调整涉及贷款规模在2万亿左右,占贷款余额的比例约2.6%,按5月存贷比70%估算,可以降低存贷比约2%。业内估计的释放资金量在8000亿元左右。

  但是,对于存贷比的松绑是否能够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昨日,广东省社科院教授黎友焕回以两个字“未必”,他认为,由于我国现在市场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晰、宏观调控措施紊乱,资金出来后往往不往调控部门希望的实体经济方向流动,而是流向绑架社会各发展部门的房地产等领域,会造成“市场资金愈趋紧张,似乎资金永远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结果。

  钱未必更好贷

  存贷比计算的调整,确实有利于减轻银行贷存比压力,从而扩大信贷投放资源,但这是否意味着将来借钱就会容易呢?

  昨日,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此次贷存比口径的调整,对信贷增长的推动或许并不会特别明显。

  “银行系统的贷存比并未达到十分紧张的状态,距离75%的红线仍有一定空间。”刘东亮表示国有大行本身的信贷资源投放空间就比较大,此次调整只对部分贷存比紧张的股份制银行和区域中小银行有效果,对信贷的整体推动应该不会特别明显。有公开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信贷比约在66%。

  不过刘东亮表示,由于优质客户较少,随着可信贷资源的增加,信贷资源向优质客户聚集的现象会更加明显。银行对优质客户发放贷款的利率将维持低位,甚至会进一步降低。但是对于低评级客户贷款利率变动,则有可能随着对于非标监管的趋严,而导致利率进一步上浮。

  这就意味着,并非将来人人贷款都会容易,但优质企业或个人得到的利率优惠则有可能比原来多。也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前政策对于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方面的倾斜,银行也有可能在放贷方面优先考虑小微企业和“三农”。

  “季末效应”对理财收益率影响将减弱

  “银行的存贷比压力变小,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宝宝’类产品。”昨日,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不少中小银行迫于存贷比的压力,都选择了与货币基金合作,吸收协议存款,“与同业存款不计入存贷比的存款项不同的是,协议存款是计入的。”

  该名银行人士透露,此前不少货币基金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随着近来“微刺激”政策的不断落地,资金整体面比较宽松,加之此次的存贷比松绑,银行将来可以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方式扩充分母项的存款,余额宝类的理财产品收益下行趋势明显。

  银率网的分析师则认为,银监会对于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季末、年末的揽储压力,但短期内并不能令季末拉存款揽储行为完全消失,而与其共命运的“高收益理财揽储现象”也不会完全消失,但 “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未来将会有所减弱。

  理财分析师同时建议,当前手中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如果对流动性要求较低,尽量选择中长期限的高收益率产品,以锁定当前的高收益。(记者戴曼曼报道)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