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冷清!场内僵尸基金频现 逾百只基金0交易

2014年07月08日 13:39 来源:新快报 参与互动(0)

  以交易费率低和双向套利著称的场内基金的人气正在散失,记者昨日在同花顺看到69只分级基金、21只沪深封闭式基金、28只LOF基金均出现0交易。

  场内基金推出之时基金品种丰富,曾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如利用杠杆基金抢反弹,利用分级基金的配对转换机制进行套利、ETF无风险套利和风险套利模式等。除了ETF外,目前的基金品种都面临着交易量不活跃的问题。

  买者寥寥 日成交额仅数百元

  有投资者反映,近日在一只封闭基金上赚了30%后想套利,因为二级市场上买者寥寥,把单挂上后发现竟然卖不出去。在昨日的盘面上,记者发现总手数居于前列的民生增利(166902)的折价率已经超过6%,为6.69%,依照惯例,折价达到2%以上,便有套利的空间,但委比还是出现负数,卖盘大于买盘,可见市场热情不高。

  以南方50债(160123)为例,从6月26日到昨日,其便一直保持着0成交量的状态。从成交额来看,更是微量,今年以来,其仅仅在1月27日一天成交额突破20万元,在其余的日子里,成交额均徘徊在10万元以下,最少的时候只有107元。

  在股市里,依靠几百元就能对个股的价格产生影响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但在成交极不活跃的场内基金市场却见怪不怪。低成交基金因为买卖盘有限,常常出现成交空窗,不多的资金扰动就可能使其市价出现大幅异动,这在小规模资金可以进行转换套利的LOF基金中极易出现。根据同花顺的统计,在昨日的LOF市场上,126只LOF基金日成交额均在1000万元以下,成交额最大的国泰民益为639.5万元,只有35只LOF基金成交额在10万元以上。这意味着一个普通投资者在急需兑现流动性时就有可能大幅影响基金价格,而其中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分级基金的不活跃也使得今年发行的分级债基不上市交易的情形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表示,分级债基上市后成交额较小,交易功能体现不出来;并且上市后普遍出现折价,使得基金在募集时更加困难,因为若是能在二级市场上折价买入,投资者在基金首募时按面值认购就相当于亏损;不过对于一些机构而言,二级市场的交易量并不能让其买到足够量。同时,上市的分级债基B类通常以机构投资者持有居多,这些机构的交易并不强。

  成立十年 LOF基金走向边缘化

  今年是LOF基金成立的第十年,成立之初,LOF基金就因能节省部分场外基金申赎的时间和费用,以及能提供套利机会而成为被寄予厚望的交易品种。但是,几乎从成立开始,LOF基金就陷入了交投冷清的尴尬境遇。

  2012年上市的信诚周期LOF基金上市份额仅5万份,刷新了“最小LOF基金”成立纪录。申银万国证券去年四季度发布的报告指出,2013年三季度中,指数型LOF基金的日均成交金额大都不超过30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LOF基金的交易不活跃,二级市场已经失去了对LOF基金的价格发现功能。LOF基金跨市场套利一般需要两天,投资者要承担这期间的市场波动风险。而场内卖出交易套利中,投资者还需要承担套利价格无成交的风险,所以即使LOF基金出现套利机会,套利资金的积极性也不大。

  部分LOF指数型基金可能转为ETF

  申银万国的报告指出,随着近几年ETF规模的逐渐增长以及指数型分级基金的出现,指数型LOF基金在所有指数基金中的规模不断下降。2007年9月底,在所有的指数型基金中,指数型LOF基金的规模占比为23.46%,截至2013年9月底,其占比仅为5.85%。

  从去年开始,南方中证500指数基金(LOF)、广发中证500指数基金(LOF)也分别转型为对应ETF的联接基金,今年以来,9只以沪深300指数为追踪标的的LOF基金中,已经有3只完成转型。由于LOF基金的日均成交情况远不及ETF和指数型分级基金,指数型LOF的交易功能优势不复存在。

  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告诉新快报记者,场内基金成交量为0已经愈发的正常,市场其实一直不活跃,成交量不高的基金可以算得上是僵尸基金。目前的成交量低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股指的成交量处在历史低位,波动率不高。未来是否有做市商来活跃市场?对此,曾令华表示,做市商并不是那么好做,需要一定的水平,做市商要求定价很准,买卖两边都能交易出去,而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的做市商出现,未来的场内基金可以通过质押,来提高它的流动性。 ■新快报记者 黄雪萍 实习生 罗荣嘉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