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供需失衡BDI“乌云盖顶” 大宗商品难言盛夏

2014年07月23日 17: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已经连续下跌11日,作为大宗商品走势的先行指标,该指数自2014年以来的连跌态势给大宗商品走势带来阴影。分析人士认为,当前,BDI指数的弱势,主要是由供需市场失衡所致。一方面,运费高企时船主增加货轮供应量,导致目前货轮供应过剩;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国需求仍然疲弱。展望后市,全球需求面短期内难以有效拉动,大宗商品熊途漫漫,不过板块分化间或存套利机会。

  供需失衡致BDI弱势

  7月7日以来,BDI指数已连跌11个交易日,累计跌幅高达18.92%。对此,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徐迈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BDI指数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船运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一方面,前期运费高企时船主增加货轮供应量,导致目前货轮供应过剩。另一方面,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仍然疲弱,铁矿石和煤炭需求不济对进口活动形成明显影响。”徐迈里说。

  BD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国际贸易繁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被视为全球经济的缩影。

  “BDI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若BDI显著上涨,说明各国经济情况良好,国际间贸易火热;反之则意味着经济萧条或将不期而至。”华联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杨彬指出,从过去经验看,BDI指数与美元、美国股市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维持正相关关系。虽然此次跌势不如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时跌幅之大,但该指数目前已经接近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需要引起市场注意。

  一般认为,BDI指数下跌反映了中国工业需求疲弱。中港网高级分析师郑平指出,内河港口数据与BDI共同印证了当前需求萎靡不振,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大。

  安信期货分析师何建辉同时指出,以中国为首的进口国对大宗商品需求正在不断下滑,也从侧面说明了相关品种正在进入去产能周期。

  当前以黑色产业链下跌为主导的大宗商品弱势给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据记者统计,7月以来,文华商品指数持续走弱,共下跌了2.59%。以焦煤、焦炭为代表的黑色原材料以及豆油、豆粕、菜油、菜粕等农产品出现了大幅下跌,拖累了商品指数。市场人士指出,焦煤、焦炭的下跌主要是需求疲弱所致;而油、粕类产品价格下跌则是受到美国农业部报告连续利空的影响,同时种植面积及产量预期持续增长也有所拖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供需重回均衡点的有效手段,当前大宗商品走势的分化比较明显,有色金属等品种出现了强势特征。

  大宗商品难言强势

  展望后市,供需能否重回平衡是BDI指数能否反弹的关键,也是大宗商品市场能否重回强势的“信号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从当前指数表现看,大宗商品牛市周期依然较远。

  在船舶供给方面,海运市场需要消耗去年新建造的船。虽然今年新船建造数量有所下滑,但可能需要到2015年才会体现出影响。

  除了船舶供给端,以中国为代表的进口国需求能否恢复,才是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关键。对此,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从全球市场来看,虽然欧美股市强劲,但似乎经济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后市只能等待经济的缓慢复苏,从需求端给予大宗商品一定支持,之后才能看到BDI指数的正常回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宗商品可能难以出现强势周期。

  从国内市场来看,需要关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相关品种的去产能、去库存进展情况。预计市场分化格局仍将延续,有色、化工类品种有望维持强势,煤焦钢、橡胶、玻璃等品种在供需基本面并未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继续惯性下探的可能性较大。

  “未来的走势主要取决于我国出台的投资刺激政策的强弱程度。由于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相对低位,各类风险问题悬而未决,经济困难和压力不断增大,未来一段时间,国家稳增长的托底措施可能会加大力度。”郑平指出,“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BDI指数和大宗商品市场短期内仍将是低迷状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徐迈里对记者表示,大宗商品市场可能低位企稳,甚至小幅反弹。首先,钢材、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已经止跌企稳,有色金属更是明显上涨。其次,今年可能是厄尔尼诺之年,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可能推高农产品价格。最后,中国宏观调控继续以“微刺激”为主,市场流动性宽松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也有利多影响。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