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余额宝“半年报”:收益下滑成主基调 或将破4

2014年07月28日 08:56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余额宝已经一岁了。回想去年,当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的时候,真可以说是万人追捧,一度接近7%的年化收益率,让不少老百姓纷纷把自己银行里的钱来个大搬家。随后,更是带动了包括余额宝、理财通、增值宝、全额宝等各类“宝宝”们横空出世,号称“宝宝军团”。

  当时很多银行为此着急又上火,甚至有人把这些所谓的“宝宝”们称作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虫。但是一年过去了,谁能想到宝宝们如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以余额宝为例,截止记者发稿时,余额宝显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4.1920%,7%已经是传说中的往事。而工行现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3.25%,已经相差不大。从万人追捧到如今泯然众人,余额宝为何一落千丈?

  回顾余额宝“半年报”,收益下滑成为了主基调:3月25日,余额宝收益跌破5.5%;5月11日跌破了5%;而6月23日4.5%的关口也被击穿,下跌趋势并没有就此停止,在7月8日一年来首度跌破了4.2%。不过,截至目前,余额宝依然稳居国内最大、全球第4大的货币基金。支付宝公关经理朱健表示,余额宝收益和市场利率挂钩,表现是正常的。

  朱健:实际上余额宝的收益率和市场有关系,随着市场的变化都会有浮动的,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去讲的,不管是5.0也好,还是4.8或者后边还会出现的不同的收益率,我觉得都是正常的。

  与此同时,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在奋起直追,多数收益率保持在5%以上,部分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度更是接近6%。于是有消费者就把钱挪窝了。

  消费者:招商也出“招招盈”(收益率)稍微高了一点,所以说我就转了一下。

  

  业内分析,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都主要来源于银行协议存款。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公开表示,不接受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协议存款,加上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互联网理财产品利率下降是必然结果。融道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分析总监郑海阳说:

  郑海阳:直接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和互联网产品来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同样也会导致了互联网“宝”类产品它的吸引力下降。

  不过也有分析也认为,回顾一年多来,余额宝从银行大军的加入,一直到现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不断出现,弥补了原先5万元以下、“小散”居民的理财空白。说现在就不行了,还为时尚早。对于余额宝当前的收益率,消费者之间呈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觉得现在还是把钱挪银行划算。

  消费者:中信、华夏也有什么天天盈、稳盈的帐户,你把现金存进去,自动给你划转到理财。高的,我遇见年化收益率4点多,再投在余额宝里面也不是那么有意义。

  对于在乎收益率的这部分消费者,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田文斌认为,余额宝还有下滑的趋势。 

  田文斌:从这个态势上来看,还继续下滑甚至破4的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固定收益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涨到4.5%就是很高的水平,4.5%已经是上限了,是最极致的水平。4实际上也是一个不错的水平,破4也不意味着它不好,但是它本身就是一个稳定收益的产品,所冒的风险小,如果要获高收益,这本身有悖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所以说它这个收益是正常,尤其是今年并没有出现钱荒,同业拆放利率大降也是正常的现象。

  [page title= subtitle=]

  另外,也有余额宝的“宝粉儿”觉得,虽然收益率低,但是余额宝仍然很方便。

  宝粉儿:就算它现在收益率已经很低了,但是余额宝总体来说购买起来真的很方便。我平常把钱放在余额宝里,我如果想要购物也很方便,我如果想要把它转出到我的银行卡手续也比较简单,不像银行买基金,如果要赎回,还是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觉得银行基金在这方面即便收益率可能稍微高一点,把手续费一扣,加上你浪费的时间,就没什么吸引力了,我觉得余额宝还是挺好的。

  对于未来余额宝的前景,有专家也觉得仍有发展的潜力。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李学宾说:

  李学宾:从两类产品的竞争来看,一定要看未来两类产品所延伸出的服务是什么。如果余额宝能够跟在线商城支付,包括一些理财产品能成为新的渠道,就是比一般的传统银行只能做理财这一件事,会有更丰富的选择的话,可能客户还会选择前者。就看银行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因为现在余额宝不依靠任何一家银行,但是可以把所有的收费业务付款业务都可以纳入进来,反而是它的优势了,银行要实现互联互通还要和别的银行谈判,有的银行可以收水电、有的银行可以收电费话,可能业务还不一样,这是经营文化的一个较量。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