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5000亿SLF已投放? 专家:不能流向投机领域

2014年09月18日 07:4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常备借贷便利(SLF)这个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尚属陌生和拗口的名词,昨日迅速成为金融业内的热点话题。多家机构称,央行对五大行实施5000亿SLF操作,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无论是央行和五大行均未对这一消息官方回应。但金融业专家表示,SLF操作有利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但关键在于资金流向有真实需求的领域,而非投机炒作领域。

  关注点一:

  防止人造钱荒?

  多家机构昨日表示,央行对五大行实施5000亿SLF操作,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期限为3个月。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央行的政策动机可能是为对冲存款偏离度管理的影响,防止“人造钱荒”。

  常备借贷便利(SLF)是央行在2013年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至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从国际经验看,中央银行通常综合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类货币政策工具管理流动性。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特点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而且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此外,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关注点二:

  等同降准0.5个百分点?

  5000亿SLF操作是什么概念?金融业人士表示,此举若属实,其影响近似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给市场注入流动性的重大举措。

  针对这一说法,昨日无论是央行还是五大行都三缄其口。央行方面并未核实传言的真实性,仅表示“有消息会及时通知”。而五大行方面则表示,一切以央行表态为准。

  “当局以SLF向五大行注入5000亿元资金未获证实。”昨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钟正生也表示:“未获求证。”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非正式报告认为,当前新股发行和季末因素可能导致短期流动性出现波动,此时提供SLF较合理。央行不采用逆回购,而选择SLF可能也是不想传递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信号。“5000亿的量级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基本堵住了因8月新增外汇占款转负而再度兴起的降准呼声。”

  “我个人觉得似乎没有采用5000亿SLF来供给市场流动性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则认为,SLF主要的用途是用来提供一到三个月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主要是以备应急时候的采用,比如有突发事件,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等情况,市场忽然短缺流动性的时候,就把这个工具拿出来采用。但现在金融市场基本上是稳定的,尽管8月份可能有资金外流的情况,但并没有采取更大规模行动的必要。

  关注点三:

  决不能流向投机领域

  “若确有此举,可视为一种对冲外汇占款低迷的方式,同时也可能是应对存款偏离度考核实施后市场流动性波动的防范举措,彰显当局维护市场流动性宽裕平稳的政策意图。”连平表示,此举有利于五大行增强信贷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意味着年内降准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SLF主要用于平滑短期流动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是看资金是否做到定向、精准投放,而非流向投机领域。

  赵锡军表示,此次SLF操作有利于为实体经济交易、投资服务,央行创造更多丰富、成本低、规模大的金融工具,能够让获得资金的银行增强服务客户的能力。但他强调,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有真实需求的领域,要能增加就业,决不能流向投机炒作领域。“最近几个月,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是有的,但也有很大部分资金是做委托贷款、吃利差,最终又回到了银行。”他说,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是看资金是否流向了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这需要在资金流动渠道和传导上下功夫,并有结构性、成套的政策做支撑。

  本报记者 杨汛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