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农信社改革十年:渐成小银行大平台发展模式

2014年09月23日 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井冈山9月23日电 中国农信社改革十年:渐成小银行大平台发展模式

  记者 范文娟

  9月23日,全国首批省级联社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井冈山举行,论坛围绕“小银行+大平台”主题,就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从全国首批8个省市启动深化改革试点,到全国各省(市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走过了十年的改革探索历程。作为地方金融的骨干力量,农村信用社十年来深化改革,支农主力军地位得到加强。

  江西是全国农信社率先深化改革的试点省份,江西省农信联社理事长肖四如说,经过10年改革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国家有限政策支持下,依靠自身的改革发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大集体、小集体的农村信用社企业到市场经济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逐步转型。

  “在保持服务‘三农’等弱势群体的同时,逐步化解了历史包袱,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肖四如介绍,从2004年至今,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经过十年改革发展,存贷款总量超过改革前10倍。目前,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300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21%,稳居全省银行机构首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600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18%。

  安徽省联社理事长陈鹏说,十年改革,安徽农合机构已成为安徽省内存贷款规模最大、机构网店最多、覆盖范围最广、服务群体最多的地方金融企业。到今年6月末,全系统不良贷款率由改革初的39.9%下降到2.24%,历年亏损挂账18.6亿元全部消化。

  与会的不少代表认为,“小银行+大平台”的发展模式,既把成员行社打造成具有竞争活力的现代中小银行,又把省级联社打造成充满效力的管理和服务平台,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巨大的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农信社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

  内蒙古自治区联社理事长杨阿麟说,内蒙古在建设“小银行+大平台”方面做了些工作,但从实际看,受体制机制、人才科技等因素的制约,服务平台建设与当前的金融发展形势和旗县机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疆自治区联社理事长米力古丽阿吉努尔说,农信社扔面临着的资产质量不够高,产权不明晰,管理水平还比较低,风控水平还不够强,功能与金融需求还不适应等多方面难题,农村信用社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一名与会代表表示,“小银行+大平台”代表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2014年是金融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还要彻底解决其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信息系统建设、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改革中谋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