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家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浮20%

2014年11月27日 11: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地产

  基金

  深圳私募看好

  长周期

  央行近日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做适当简并。

  继此前部分城市取消限购以及深圳放宽限贷之后,又一波利好的消息刺激了房地产市场及相关金融领域的神经,沉寂良久的房地产基金也顺势逐渐苏醒。深圳地产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本次降息不会是独立事件,而是拐点性质的降息,且未来持续降息的趋势明显增强,这将有力地刺激房地产行业板块。

  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地产基金也随之利好,但银行各类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地产基金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也将会相应随之往下走,投资者可把握时机购买投资期限相对较长的房地产基金产品,趁早锁定当前相对较高的预期收益。

  降低融资成本 促刚需入市

  此次降息为2012年7月以来的 28个月“空窗期”央行宣布的再度降息,也是2008年11月27日以来贷款基准利率最大的一次降幅。按照以往的降幅,通常为下调0.25个百分点,而此次却下调了0.4个百分点。德信资本高级合伙人、房地产金融事业部总裁兼首席风控官曾昭勇认为,降息对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的政策意图明显。

  深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贷款利率的降低直接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的购房信心,是继放松限贷后的又一波利好。曾昭勇认为,此次降息与前期限购政策取消区域扩大、限贷政策放松等利好因素形成叠加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促进房产交易量提升,房价在跌幅持续收窄下止跌甚至回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强实力,并提高资金流动性。

  深圳市前海联合创投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强认为,此次降息降低了开发商的贷款和还贷成本,也有利于缓解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困境。此外,降息对购房者的利好更是明显,“降低贷款利率,能够直接减少购房者按揭贷款月供额度,间接提高了购房的支付能力。”徐志强认为,这将大大促进“刚性住房需求”购买者进入市场,使得市场成交量继续保持活跃。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将下行

  有观点认为,央行降息向市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政府会力保经济增长在一个所规划的水平上,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政府还可能进一步对货币政策放松。

  这轮降息是否会持续下去?徐志强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是否再次降息取决于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况。首先,降息行为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对经济低于预期的问题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而这一措施实施的关键就是着手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由于产能过剩,加上消费支出增长乏力,现在的降息力度很可能无法刺激企业贷款需求并解决融资难题;其次,需要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信心;再次,从历史角度看,当前中国利率水平依然处在中间偏上的位置。因此,一次降息可能引出又一次降息,而且可能引出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幅下调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调整。“未来实体经济融资环境的改善有赖于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出台,因而更多降息、降准等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在增大。”

  有观点认为,要保证GDP的增长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内,政府就得保住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长,而此次降息明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那么对与地产领域相关的地产金融将有怎样的触动?曾昭勇认为,降息能逐步打破投资者对房地产基金“周期短更安全”的心理预期。他分析,5月份以来,房价出现转折,房地产成交低迷,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心理预期趋短,从原来乐于购买2年期的基金产品,变为更倾向于购买期限短的基金产品。随着降息、限贷政策放松等利好的叠加效应显现,可预见房产交易走上量升价稳的通道,房地产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已基本过去,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改变房地产基金投资期限趋短的心理预期,促进投资者选择与房地产开发现金流规律相匹配的期限相对较长(比如2年)的基金产品。

  在房地产基金收益方面,曾昭勇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未来将下行,房地产基金预期投资收益率亦会相应随之往下走,精明的投资者会趁现在还是收益率较高的时候,把握时机购买期限相对较长(比如2年)的产品,以趁早锁定当前相对较高的预期收益。

  南方日报记者 卓泳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