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市场对首只国企债券违约为何并不担忧

2015年04月27日 10:04 来源:金融界  参与互动()

  债券市场违约的案例接连不断。

  4月21日傍晚,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无法按期兑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本年利息,成为首只违约的国企债券。

  各方之所以对此高度关注,皆因这是国有企业债券发生的第一起违约事件,其影响力高于此前发生的债市违约案例,甚至具有一定“里程碑”式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次违约案例,各方并没有表现出过多恐慌,外媒也没有因此“唱空中国”,反而给予褒奖。比如彭博社经济学家撰文认为,本次违约案例更多的是“加分项”,而不是因为增加了市场动荡风险而成为“减分项”;也有舆论称,市场“喜迎”史上第一家国企债券违约。

  这些并不担忧的态度,与此前市场出现违约事件时的恐慌已截然不同。2014年被市场人士称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违约元年,从年初上市公司“超日债”违约,到此后多例中小企业私募债相继出现兑付危机,市场经历了一个从零风险、隐性风险,逐步到显性风险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少分析尤其是外媒总是担忧,中国将面临“债务违约潮”或“财政悬崖”,也时不时有人宣称“债务危机”或将出现。

  而今,从悲观到乐观,从恐慌到淡定,各方对债券违约的态度在悄然改变。这又是为何?

  市场对首只国企债券违约并不担忧,首先是各方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潮,更不会发生所谓“债务危机”。此前市场担忧,中国在高投资、高杠杆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较高的债务率,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等都是债务率较高的领域,随着经济下行以及主动去杠杆的双重挤压,部分领域信用违约风险在加大。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实际上,危机往往不会出现在已经引起警惕的领域。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尽管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有统计显示,自2014年以来,我国共发生大大小小债券违约事件约15起,此前不久的“ST湘鄂债”成为首单本金违约的公募债券,如果算上本次天威集团债券违约,债市违约案例将覆盖几乎所有产品。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违约潮”即将到来。有分析认为,目前的违约风险发酵仍属个案,属于有管理、可控的、有序的风险释放,当前市场信用风险暴露仍呈现割裂、分散状态,难以蔓延成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市场对首只国企债券违约并不担忧,缘于本次信用违约案例有助于强化市场纪律,打破刚性兑付、隐性担保等潜规则,有利于市场长远发展。尽管中国的债券市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市场机制仍存在诸多不完善,其中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等干扰了市场正常的信用风险定价。此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刚性兑付使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区分和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错误地抬高了无风险收益率的水平,导致风险累积。让一些违约事件顺应市场的力量而自然发生,有利于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端正产品发行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有利于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近日表示,违约频率的上升,清楚地显示了中国政府积极将金融体系向更为市场化方向推进以及建立风险信用定价的决心。实际上,近期不断发生的违约案例,正在打破各方对于所谓“兜底”的期盼。比如本次违约中的主角天威集团,是大型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连“国”字头的企业都发生了债券违约,这对于市场参与各方无疑将是深刻的触动,对于未来债市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市场对首只国企债券违约并不担忧,还由于目前出现的信用违约案例,大多来自产能过剩行业,这是市场自我净化、优胜劣汰的必然现象,有利于产能出清与经济结构调整。从去年至今发生的信用违约事件,大都集中在机械、化工、房地产、太阳能等强周期或产能过剩行业。不管是去年首只违约的“超日债”,还是本次“11天威MTN2”,都属于太阳能行业,该行业近几年由于产能大量过剩等原因进入低谷。天威集团公布的2014年财务数据显示,合并报表累计亏损超过101亿元。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天威集团新能源行业市场萎缩,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走低等情况仍未明显好转,收入成本倒挂现象严重。从财务角度看,天威集团净资产为负达8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已面临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兜底”救助恐怕不是好的选择,尽可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对于行业产能出清、结构调整,或将利大于弊。

  实际上,在今年全国两会后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表示,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清算。这应该给了各方明确预期,“个案性风险”将相继出现。也因此,当首只国企债券违约案例出现,市场认为此乃情理之中的事,无需多虑。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