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息为饵 社团非法吸储2.5亿元

2015年04月30日 09:41 来源:南昌晚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 张悦 首席记者 张宁江 记者昨日从省公安厅获悉,南昌警方日前破获了新建县农工商企业发展促进会及其主要成员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涉及群众200多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被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社团”所迷惑,轻信高额利息导致财产损失。

  打着社团招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据民警透露,嫌疑人以成立的社团组织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宣称是由企业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为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帮助形成企业对抗较大经营风险、创造的一个企业“互助、互保、互救”金融服务组合体系。

  为进一步增加迷惑性,促进会还制定了三个核心机制,即企业短期资金的剩余和短期的互相调剂机制;企业融资和经营活动的互保、联保机制;企业资金和经营风险的互救机制。该促进会宣称为会员企业提供金融、企业管理、商务交流、企业信息服务,设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专业服务平台、企业信息平台、商务交流平台四个平台。该促进会成立后,并未按照其对外宣传的方式服务小微企业,而是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未经国家机构批准,以高息为诱饵大量吸收社会公众存款。

  200多人受骗,涉案金额达2.5亿元

  根据目前警方掌握的线索,新建县农工商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仅仅两年时间,可社团组织及其部分发起人以社团组织名义通过发展会员进行非法集资,涉及群众2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2.5亿元。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案,同时提醒市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各类公益性小微企业社团组织在各地成立,但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小微企业社团组织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严重危害了社会金融管理秩序。

  警方提醒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团组织的审核登记和日常监管工作,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对于有异常情况的社团组织,及时与公安部门沟通协作,确保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及时调查处理,严厉打击。

【编辑:刘旭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