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凯:颠覆性创新,是对人类发展的增量性贡献

2015年06月01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6月1日电 昨天未来论坛“理解未来”系列讲座首度走进清华大学,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凯以“颠覆性科研与创新”为题,与清华学子一起探讨颠覆与创新的逻辑。此次讲座上正式成立的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也派出代表,与李凯教授展开一次精彩的对话。

  当下的中国,正掀起鼓励青年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那么,什么样的创新才算得上是颠覆性的创新?

  既是计算机领域顶尖科学家,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创始人,两种身份切换的人生成就了李凯前半生的传奇。作为创业者,李凯教授在2001年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重复数据删除产品,2009年这家公司被EMC以24亿美元收购。作为传统存储磁带时代的终结者之一,李凯教授通过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现市场机会,如何通过技术解决市场产生的新的需求,总结出关于颠覆性创新产生的4个条件:团队中必须有最好的人,既需要懂技术的人,也要有懂市场的人;对市场有深刻的了解 ,明白市场转化为产品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技术要与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趋于一致;尽快建立一个新的产品类型,形成新的市场,哪怕这个市场规模很小。

  李凯教授赞同“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代表成员,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赵勇对于颠覆性创新的实践路径:如果现有市场环境不能满足对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支持,那就通过创业来推进。

  在北京、在深圳,类似赵勇这样的创业者正在逐步实践中国未来科研与市场结合的责任。而探索未来颠覆性创新的前景,也正在成为他们每一天的工作内容。

  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成员,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主持的团队最近已经将计算式视觉学习的精度提升至了95%以上。在他看来,未来计算机的深度学习,将能够把现在实验室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实现为服务人类生活的“身边智能”。

  畅想未来20年,包括“身边智能”在内的深度人机交互技术,在此之上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可能构建出一个人类现在无法想象的平行多维世界。而在这一个愿景实现的路途中,需要颠覆的绝不仅仅是技术。

  “单纯的技术突破是不足以成为颠覆性的创新。颠覆性创新需要的是一个来自一个体系的创新,这其中包括资金渠道的创新、科研体制的创新、甚至是政策体制的创新。”李凯教授看来,科研与创新其实应该有所区分,科研是用资本转化为技术,而创新则是把科研转化为收益。

  然而,过程,其实正是对于现行“行政式命令式”创新体制的实质性颠覆。“创新最重要的考虑是让市场做决定。”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成员。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看来,用户的潜在意愿,往往应该是科技创新者最应阅读的需求。

  “从我们接触的情况看,目前80%的市场需求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都在等待来自科研技术创新的时刻。”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成员,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说。

  在于这些未来论坛的青年代表的互动中,李凯教授特别强调一切颠覆性的创新,都是来源于勇敢地提出问题。

  虽然执行力强弱人各有差别,但每个人都应勇于提出颠覆性想法,由此延伸的颠覆性创新将是对于人类发展的增量性贡献。

  此次活动是未来论坛“理解未来”系列讲座第七次举行。在此之前,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试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潘建伟教授,美国国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IBM自旋电子中心共同主任张首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等业界顶级科学家已经就各自领域在“理解未来”讲座中分享过有趣、有益的科学见解。

  未来论坛系列活动中,力争传达出最革命的科学思潮带来的震撼人心的美丽,展示未来如何在艰难的探索中一步步抵达遥远的彼岸。我们将和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同行,去体验他们曾经的困惑,去感受他们的激动和欣喜,未来论坛的每一次呈现都是奇妙的旅程。

  关于未来论坛

  关于未来论坛:由中国时下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业前沿者发起,并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创立。未来论坛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它提供了一个入口,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基础逻辑的普适认知下,去获得方向感,去感知影响力,去踏进一片净土,去得到思想的孵化。

  关于未来论坛青年行动小组

  “青年行动小组”是未来论坛搭建的一个面向青年科研工作者以及科技创投人的科技生态平台,它聚集了一群40岁以下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创业者、投资人和科研工作者,他们的成功实践已渗透到诸多产业领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认知世界、创造未来的方式。(中新网产经频道)

【编辑:刘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