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安银行打造“极速”O2O服务 微信可远程叫号与智能填单

2015年06月04日 1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6月4日电 去银行办业务,经常要拿号排队,遇上高峰期,排上一个小时甚至半天的队都是很平常的事。在外贸公司工作的蔡女士就表示,想起去银行网点办业务很头痛,因为她经常苦恼于排队耗时长、填写表单多、遗漏资料等问题。

  “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切入点,近日,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微信O2O服务再度新增重量级产品,推出“微信开户远程叫号”和“智能填单”服务,再度引领对公O2O服务。“微信开户远程叫号”服务将微信开户业务与网点的叫号机打通,客户可微信领取预约号,临柜时在叫号机上激活预约号,即可插入当前排队序列的最优先位置。微信智能填单业务则支持存现与汇款转账,线上便能完成简单填写,临柜时就能免填单,实现高效办理业务。

  “真没想到去平安银行办业务会和用微信打车一样的方便,帮我节约了许多排队、填表的时间。”蔡女士表示,她现在都是微信叫辆车去银行办业务,在车上随手用微信把预约号领了、把单填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平安银行此次微信上线开户叫号与智能填单功能是将对公业务O2O服务向深度发展,使该行形成了“移动线上填单+物理设备+线下办理”的标准O2O服务模式。

  操作简单,释放网点服务潜力

  事实上,平安银行微信开户远程叫号与微信智能填单服务不仅仅很快捷,客户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需关注“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微信”,无需客户再进行绑定认证的操作。然后进入微信平台,根据菜单引导进入操作页面。

  其中,微信开户远程叫号填单和预约选择一共20余项,且多数为下拉选择,主要为开户所需信息,由银行后台作业部门根据客户拍照上传的影像信息进行录入,将客户需要填写的信息减少到最低。微信智能填单的信息则更加简单,首先选择预约时间,领取排队号,再选择需要办理对公存现或汇款转账业务,这2种业务填写所需信息不超过6项,客户在1-2分钟内即可完成。如客户有多笔业务需要办理,更可在一个预约排队号下办理,无需客户办理一个业务领取一个排队号。如客户填写错误,可以通过智能填单查询功能进行修改。

  “对公O2O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不但增强了客户业务办理的体验,更释放了平安银行网点的服务潜力,使得银行可以更加合理配置网点柜台资源、提升员工服务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据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平安银行已有超过4万家对公客户通过“公司业务微信平台”办理开户,全行所有网点都开办了微信办理开户服务,微信开户占全部开户的50%。平台上认证的客户超过8万家。关注客户数超过15万。

  借助微信,合理规划分流业务

  “以往在银行办理开户、转账、存现等高频次业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畅顺,客户不清楚银行网点峰值处理情况,银行不了解未来需要接待的客户数量,导致排队时间长,业务不能有效分流。”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客户在微信上预约填单时可以看到选择预约时段的人数,如人数较多,客户及时调整避开网点高峰期,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好时间。

  该负责人还表示,上线的“微信开户远程叫号”与“微信智能填单”服务,使得客户无论在何地,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即可主动办理开户预审,预约办理时间,在线直接领取排队号,开户预审完成后更提供微信实时消息推送,帮助客户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进展。

  勇于创新,业务加速向线上迁移

  据了解,在2013年8月,平安银行在行业内第一家推出服务于企业的“公司业务微信”服务号,为客户提供在微信上的对公开户、账户管理、产品展示、网点GPS定位、热门行业资讯等服务。2014年,“公司业务微信”推出银企对账、票据预审、国际业务单证服务。

  事实上,平安银行在设计与升级“公司业务微信”平台之时,就将目光聚焦于不断创新探索对公O2O服务模式。其中“微信票据预审”就是该行实施“把线下业务快速迁移线上”策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该行进一步优化对公业务020服务模式的典型案例。该功能意在在公司业务微信渠道中实现对传统模式的高效替代,银行在线完成审核后,客户在微信上可查询处理进度及最终结果。通过此创新型业务的开展,将票据审核环节前置,替代原有传真或人工传递方式,实现移动轻便渠道完成业务办理。

  此外,平安银行负责人还透露,上线一个月来,该行已成功办理微信开户远程叫号与智能填单业务近3000笔。(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