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发展高效率金融市场是金融强国战略重点

2015年06月15日 08:4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新常态”是中国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以后的必然结果。新常态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有几个显著标志:一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老二,正在追赶老大。去年中国GDP是美国的62%,前苏联GDP占美国GDP比例在1970年达到了最高,即45%;日本1995年最高达到70%,但后来经历了泡沫经济后,一直经济萎靡不振,比重又下来了。如果中国按照年均增长6%,美国年均增长2.5%,到了2030年中国GDP会超过美国。如果到2030年中国年均增长5%,美国年均增长2%,我们和美国差不多,但是还没有超过美国。这是一个追赶的过程,美国GDP从1万亿到10万亿用了31年,中国只用了14年,应该说经济增速即便是5%到6%,还是相当高的速度在增长。第二个标志就是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走向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第三,中国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资本严重不足和紧缺走向资本过剩。还有一点,我们已经从韬光养晦走向了更积极主动介入国际事务的态度,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是非常强劲的。

  中国金融强国之路

  尚遥远

  金融是建设经济强国非常重要的手段,金融业是利润率最高的高端服务业。现在是资本为王的时代,发展金融应该是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竞争工具。未来我们金融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就是中国要成为一个金融强国,我们要成为经济强国,也要成为金融强国。

  一般来讲,大体可以用如下几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是不是世界强国。第一,金融市场规模足够大,可以影响全球的资金流向;第二,金融强国富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体系;第三,在相当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影响)国际市场资产价格;第四,金融产品能够引领世界潮流,不断有新产品让别人模仿、跟随;第五,本币成为国际货币;第六,在国际金融规则的修改和制定上有足够的话语权。

  对照这六点,我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金融强国。首先,股票市场规模足够大,已经能够影响国际资本流向,但是其他市场,比如说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长期票据市场等发展相当缓慢。债券市场存在严重的分割,债券市场70%的国债控制在商业银行手中,商业银行拿的70%基本上不流动,整个证券市场缺少流动性。

  股市投机性和脆弱性还是很明显,一条消息能引起市场很大的波动,当然成熟市场也可能因为一个消息引起巨大波动,不能仅用一件事情来证明中国股市的脆弱性,但是中国股市的脆弱程度大家心里都有数。

  第二,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典型证据就是四大行已经跻身于全球前十大银行行列,但是它们的海外收入和利润占多少呢?海外收入和利润最高的是中国银行,前几年我计算过,除了港澳台的境外收入不超过5%,现在不会超过10%,大量走出去的企业感觉得不到中资金融机构的服务。从几家大银行的报表可以看到,它们海外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高于海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比重,这意味着它们在海外获得利润的能力是不足的。

  第三,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定价能力弱。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金融市场,大买家和大卖家通常能够决定价格,但是我们在原材料商品市场,比如说铁矿石市场上,几乎没有定价能力,虽然我们是大买家,但定价权被卖家控制。为什么这样?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资主体,包括实体经济企业和金融机构缺少硬约束,国家隐性担保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之间竞争是非理性的、非市场化的,所以很难真正按照市场机制决定定价。国内市场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国内市场上,行政力量的影响力相当大,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机制。

  第四,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金融机构同质竞争情况仍然很严重,而且我们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能力是欠缺的。去年到黑龙江调研,发现有些产值在10亿以上的大型进出口企业,完全没有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整个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管理的能力是不足的。

  第五,人民币是否成为国际货币可以用数据说明。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支付货币,在外贸结算中占比将近四分之一,在全球成为第五大支付货币,但是比重只有2%左右。作为一个货币国际化有三个标志,第一,结算货币;第二,投资货币;第三,储备货币。现在结算货币占比2%,投资货币占比多少没有统计,但我觉得用人民币投资的还是比较少,哪怕是周边国家在接受外来投资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接受人民币。储备货币,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看起来很美好,但是看看具体数字,美元储备货币占比61%,欧元24%,日元4%,英镑3.9%,加元是2.0%,澳元1.9%,我们只有1%多。

  第六,国际话语权缺乏。在一些大的国际金融组织里,在世界银行等大机构里,我们基本上没有多少话语权。

  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至少在现阶段还没有成为金融强国,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高效率市场

  是金融强国战略重点

  我们未来强国战略的重点在哪里?

  我觉得重点就是要发展高效率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品市场,包括股票、债券、黄金、金融衍生商品等,发展一个高效率、立体结构的市场。

  过去几十年,我们在发展金融行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就是过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发展,把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和金融资产数量的增长认为是中国金融实力的表现,金融机构规模当然是金融实力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金融实力的全部。过去我们没有看到金融强国的核心是金融市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此在金融市场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现有金融市场过度行政干预,不太尊重市场规律,衍生品市场发展上畏手畏脚,不敢放手发展作为有效风险管理工具的衍生品市场。

  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应该有四个维度:足够的广度、足够的深度、足够的弹性和创新能力。下一步发展战略强国的战略重点,应该围绕这几点来进行。

  一是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重点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里应该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协调稳步推进,包括证券发行机制的改革、价格、数量,行政化的控制是要逐步取消的。资本市场不同板块之间要有足够的联动,我们现在没有板块之间的升降机制,证监会虽然在考虑,但是迟迟没有推出来,我们在保护投资者方面力度远远不够,信息透明度、退市机制、惩罚违法违规力度都是不够的。

  二是改进市场结构。市场要统一,比如说债券市场的发行和流通是严重分割的,一个分割的市场怎么可能有高效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市场之间定价机制不同、监管标准不同,不可能提高整体的市场效率。所以要把市场的统一性进一步提高,另外,投资者的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还有,证券公司、投行的市场准入应该进一步放开。我们证券市场这么大,却只有100多家证券公司,台湾地区是我们证券市场规模的二十分之一,证券公司数量却和我们差不多。

  三是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这对资本市场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一是可以强化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推动金融机构由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二是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成功国家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资本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三是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在货币政策上要采用更加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是减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不恰当的行政性干预。

  最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开放资本项目管制。金融市场存在规模效应,因为有杠杆效应,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提升本国机构的融资效率和竞争优势,因为本国金融市场,本国竞争主体在全球金融市场一定有竞争地位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量国际交易是用人民币计价,一定会掌握定价权,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大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人民币国际化客观要求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放开这个堤坝以后,金融机构有没有迎接洪水挑战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