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募基金事业部制周年考 投研业绩参差不齐

2015年06月26日 09:39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

  被视为公募基金缓解人才流失秘方良药的事业部制在2014年正式祭出,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中欧、前海开源、招商、九泰和融通等9家基金公司先后试水事业部制。如今,部分公司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事业部制,到底效果如何?那些实行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在业绩、规模和人才稳定性上又有哪些变化呢?

  投研业绩参差不齐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最看重基金公司的就是投研实力和业绩水平,只有做好业绩才能让基民们信服。不过,如果以此为标准检验,实施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似乎还很难获得基民的心。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后发现,目前试水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还尚未显现投研实力大增的效果,并且部分公司还存在业绩分化的现象。

  其中,融通基金总经理孟朝霞自去年上任开始推行协同事业部机制后,旗下部分股基业绩表现亮眼,如刘格菘管理的融通领先成长股基,今年以来收益高达150.41%,在可比的700只股基中位列第六位,融通医疗保健股基今年以来收益也高达91.98%。

  不过,融通基金经理旗下股基并非齐头并进,反而分化明显。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24日,杨博林管理的融通动力先锋股基今年以来收益就仅有50.48%,跑输同类主动管理型股基77.96%的平均收益。此外,融通基金旗下5只混合型基金,也有多达3只跑输同类平均收益,而融通通泽灵活配置混基甚至亏损了2.8%。

  首吃事业部制螃蟹的中欧基金今年以来旗下权益类产品业绩也表现平平,旗下可比的5只主动管理型股基,仅有中欧新动力股基和中欧盛世成长股基的业绩跑赢同类股基平均收益,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81.63%和89.22%。而中欧旗下可比的4只混合型基金,也只有2只跑赢平均收益,另外2只混基中欧价值智选混基和中欧睿达定期开放混基由于主攻打新,今年以来的收益均不到11%。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在实行事业部制以来并未在主动管理型基金上发力,管理重点则放在指数分级基金上。而今年最新成立的前海开源优势蓝筹股基、前海开源中航军工股基等主动管理型产品,却因为尚未建仓完毕,至今净值波动不大,错过了上半年牛市行情。

  数据显示,在上述几家事业部制基金公司中,民生加银的投研业绩最为突出,尽管今年初刚刚推行“事业部”,其旗下明星基金经理蔡锋亮牵头的事业部制,所管3只基金均跑赢同类平均收益。另外,民生基金旗下5只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也均跑赢同类基金,且2只产品业绩翻番。

  虽然整体并不惊艳,但在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王群航看来,公司业绩的好坏,与是否发展事业部制等激励机制并没有直接关联,优厚的激励条件也并不等于该公司就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业绩。

  团队稳定利弊皆存

  在公募基金人才失血愈演愈烈的当口,事业部制被视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法宝,但其实施后的效果恐怕并非最初想象得那般美好。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大多推行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在吸引了很多行业精英投奔的同时,也加剧了老员工的流失。

  最早试水事业部制的中欧基金吸引了大批能人,从原农银汇理投资总监曹剑飞、原富国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刁羽的加盟,再到市场传言的原新华基金投资总监曹名长也跳槽至该公司,中欧基金如今也已是强将辈出。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目前中欧基金已经建成了10个事业部。

  但即便如此,中欧基金仍然无法摆脱人才流失的尴尬,去年就有原固定收益事业部负责人聂曙光离职,随后债基经理腊博、姚文辉也接连出走,今年权益类基金投研强将苟开红也选择离职,无疑加剧了团队的动荡。

  融通基金尽管吸引了分级基金明星经理章椹元的加盟,但同样也陷入了基金经理批量离职的困局。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融通基金旗下已经先后有王建强、蔡奕奕、丁经纬、周珺、刘冬、严菲、韩海平7位基金经理批量离职。其中,韩海平是原公司旗下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而王建强、蔡奕奕等离职基金经理也曾是融通基金的“老人”。

  前海开源在吸纳了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原中信证券自营部高级投资经理罗大林、原长盛基金公募基金经理丁骏、原中信自营部投资经理李东骞等人才后,今年1月刚加入前海开源不久的唐文杰却也挂靴离职。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唐文杰和很多公募大佬一样选择奔“私”。

  “事实证明,事业部制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一些资历较老的进行事业部改革的公司来说,习惯于传统考核机制的基金经理可能无法适应这种自负盈亏的方式,因此会选择离职。”北京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规模扩张步伐显著

  虽然在业绩和人才稳定上事业部制的效果并没有非常显著,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九家实施事业部制的基金公司中,大多实现了规模上的大跨步增长,部分小型、次新基金公司已经迈过了100亿元的生存线,而中型基金公司也跃升为规模第一阵营公司。

  如前海开源基金公司,2013年底其规模仅有1.29亿元,但在2014年就已增长至25.33亿元,今年一季度末时更是扩张到178.7亿元,较2013年底增长了137.53%,轻松越过基金公司100亿元规模的生存门槛。 此外,国金通用基金公司如今也已晋升为百亿规模基金公司的阵营,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规模达到104.48亿元。

  规模增长较大的还有中欧基金,2013年底其规模仅有115.17亿元,2014年开始发展事业部制至今规模已经快速扩张至今年一季度末的546.01亿元,规模排名也由原来的40名开外,蹿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8名。而老十家国泰基金自从去年3月开展事业部制后,规模已经从2013年底的421.27亿元飙涨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50.33亿元。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国泰基金截止到5月30日的规模已经突破了1500亿元,目前已经设立了权益投资事业部、绝对收益(固定收益)事业部和量化投资事业部。

  另外,常年停滞不前的融通基金,也随着孟朝霞上任后大刀阔斧的事业部改革初现成效,由2014年底的474.83亿元,增长至2015年一季度末的551.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在2013年底还排在规模榜第19名,规模不到600亿元的招商基金,2014年实施事业部制后,到年底其规模排名跃升了9位,成功晋级第一梯队基金公司行列。2015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规模继续扩张至1573.88亿元,位列公募基金规模榜第九名。

  “除了牛市行情的助力外,大部分事业部制基金公司采取的都是规模、业绩双挂钩的模式,也就是说除了做好业绩外,还要做大规模,以往传统基金公司做大规模主要都是销售渠道、市场部,组成事业部后则更需要投研团队的宣传配合,如果哪个事业部发了新产品,基金经理几乎都是随叫随到卖力宣传。”沪上一位基金经理指出。北京商报记者 宋娅 苏长春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