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理财“宝宝”陷困境并非坏事

2015年08月07日 07:4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

  “现在收益率怎么才3.3%了!还不如直接去银行买理财呢。”白领小万盯着屏幕上余额宝那低的可怜的数字,一边抱怨,一边按下了转账键。其实,有着小万这样“弃宝求财”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7月,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为7849万,与2014年12月持平,余额理财类应用增长停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曾经的争相追捧,到而今陷入“人走茶凉”的困境,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在短短两年时间就步入“老年期”,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宝宝”们从婴儿期到壮年期就遭遇了生长周期过短和监护不周的桎梏。“宝宝”们的管理者与经营者,一开始就没有制定或实施完善的经营制度与管理制度,引发自身风险控制乏力。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没有及时出台和实施相应的严密监管法规,导致风险控制与化解失衡,令“宝宝”们一出生便患上“软骨病”;其次,为片面地赢得市场份额,“宝宝”们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不顾自身的承受能力,有的一开始就推出180天高达15%的年化收益率,甚至打出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银行活期利率32倍的“迷踪拳”,还有的违背货币市场规律玩起保本保息保高收益的“空转游戏”,致使“宝宝”们严重“失血”。

  除此之外,“宝宝”们而今又突遭互联网金融监管从严、业务发展规矩从紧、公众风险意识逐步增强等“三重夹击”,尤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存款利率下行带来货币基金收益率走低,以及一年多来持续火爆的股市“吸金”,外加各地房价迟迟坚挺不下导致向社会资金“抽血”加剧,“宝宝”们出现“生长停滞”也就自然而然,甚至出现集体“夭折”亦有可能。比如,互联网理财产品中的翘楚——余额宝,2013年上线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一直维持在平均5.23%左右,至今年7月26日已连续近两个月维持在平均3.57%左右,完全失去了市场吸引力。

  与之同时,发行“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机构忽视了“宝宝”们从本质上是金融理财产品的内涵,没有依据金融理财产品给予相应规范化、稳健性、有序性的新产品研发,导致“宝宝”们跟实体经济联系形成了事实上的脱节,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货币基金理财的范畴内,难以走出受利率调整的影响,因此受益率自然随货币基金的收益下降而下降。这样一来,在经济大环境和货币政策的挤兑下收益只好愈来愈低,甚至无法与银行及保险机构的理财产品相比,受冷落亦属正常。在一些不规范“宝宝”产品的影响和牵连下,特别是在人们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理财产品的金融属性认知度持续提高的氛围作用中,能够停留在“宝宝”之中的投资者已属非常之难得,这更加警示了“宝宝”们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对此,笔者认为,出现“宝宝”们集体陷入困境并非坏事。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规范有序发展,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乃至新三板市场,都从不同侧面不折不扣地承载了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和机构投资资金的重任,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巨大动力源泉已经与这些市场息息相关,甚至“生死攸关”。

  另一方面,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提速和保险市场经济综合功能的增强,已经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与实体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融合,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和社会吸引力已达到相当高度,业已成为各类资金稳健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今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意见出台和随后制定的实施细则,无疑会给“宝宝”们带上“紧箍咒”,“宝宝”们野蛮生长的时代宣告结束。总之,“宝宝”们陷入困境也好、走向末路也罢,对整个资金市场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已无法掀起“风浪”。

  就当前而言,“宝宝”们要想获得长大“成人成才”,既需要反思这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又需要建立健全和实施风险可控、发展规范、回报稳健的管理办法与制度体系,还需要卧薪尝胆与潜心钻研直接对接有稳健收益回报的优质实体经济项目理财新产品,设法走出“以钱生钱、以钱赚钱”货币空转“游戏”,以崭新的新形象赢得各类社会资本和投资机构的青睐与认可,为自我谋求一条务实、稳健、有序的发展新路,达到客户们欣喜、“宝宝”们“心”喜的良好夙愿。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