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沧法院民二庭庭长郭静:让判决书有人情味

2013年06月27日 12:03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郭静:海沧法院民二庭庭长,先后被厦门市、福建省妇联授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历年来,她审结的关于外嫁女、离婚女性、招女婿上门及其子女涉及征地补偿的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也无一产生涉诉信访。

  【法官寄语】

  区区用水,同室操戈,

  一拘一伤,对簿公堂;

  一朝诉讼,三番调解,

  年已不惑,奈皆坚拒,

  族中晚辈,如何效仿?

  和谐社会,你我共创,

  望止争息讼,握手言和!

  ——郭静附在判决文书后面的寄语

  有句老话“清官难断家务事”,郭静却巧断了许多“家务事”——离婚案。很多同事说,作为一名女性法官,她让刚性法律有了柔性“人情”。

  郭静长期从事婚姻家庭案件的审判工作,办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数不胜数。她敢于创新,努力尝试建立更好的制度,以帮助更多的妇女和儿童。她引导离婚诉讼当事人对家庭共有财产进行自行评估和竞价分割,降低司法成本。在庄严的法律面前,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情、细腻,为法律增添“温暖”,提升了法律威严。

  判决书后面

  附上小诗当“寄语”

  “区区用水,同室操戈,一拘一伤,对簿公堂;一朝诉讼,三番调解,年已不惑,奈皆坚拒,族中晚辈,如何效仿?和谐社会,你我共创,望止争息讼,握手言和!”这不是发表在文学刊物上的诗词,而是附在判决书上的“法官寄语”。

  邱女士被丈夫的哥哥拿扁担敲伤,此案经过法官三度调解,双方仍拒绝和谈。后来郭静在判决文书后附上了这首小诗作为寄语,意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郭静说,判决文书中融入法官的个人伦理道德思想,在英美等国早已是惯例做法,并被广泛接受。而在我国有固定的法律文书规范格式,只讲事实、证据、法理,缺乏人情味。“法官寄语”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这个案件我写寄语,是因为当事人是非常近的亲人。我希望通过‘法官寄语’触动当事人的内心,最终达到息讼止争、延续亲情的目的。”她说。

  当事人“竞价”

  法庭上“分房子”

  “我出50万”,“50万5千”,“我出59万”,“我出60万!”

  这里,不是拍卖会现场,而是海沧法院的审判法庭。这是一起离婚案件,双方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男方婚前购置了房产,婚后产权证虽然没有加女方的名字,但双方签署协议,确认房子为夫妻共同财产。对于房子的归属,双方争执不下。

  郭静法官提议:以竞价的方式决定房子归属,出价高的一方取得房屋产权,另一方获得货币补偿。经过一番斟酌,当事人双方同意了。于是,法庭上就出现了竞价的这一幕。最终,男方以60万元取得房产,女方获得21万元补偿。

  郭法官说,在离婚夫妻对房产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一般采取评估、拍卖等方式,把房产变成现金,分给离婚的双方。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出于为当事人考虑,她尝试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引入“竞价评估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目前看来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离婚诉讼

  引入“心理评估”

  执法严格、通情达理,是接受郭静审判、调解后,众多当事人的共同感受。历年来,郭静审结的关于外嫁女、离婚女性、招女婿上门及其子女涉及征地补偿的案件,无一被改判或发回重审,也无一产生涉诉信访,达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她历任海沧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庭长,民二庭庭长,精心审理各类涉妇女儿童权益案件,在未成年子女抚养权、抚养费、家庭财产分配、涉及妇女伤害等案件中,她充分考虑弱者地位,根据法律规定,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并努力帮助妇女修复家庭关系。

  她温情服务,大胆创新,率先在离婚诉讼中引入“婚姻心理辅导”和“心理评估”,为处于困境中的夫妻探索新的出路。作为厦门市妇联的法律顾问,她不断加强理论调研,曾撰写多篇涉及心理学在民事审判中应用的论文、信息,其中一则还被最高院采用。她连续八年带队回访、帮教辖区内女性及未成年缓刑人员,主动深入社区开展婚姻法专题讲座。

  正是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她所在集体曾被市中院记集体三等功,被厦门市妇联评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被省高院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文/通讯员 付臻 本报记者 蓝碧霞

【编辑:王安宁】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