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医黑门诊专做外地生意 被投诉多年仍屹立不倒

2013年08月21日 15:1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北京中研本目医药研究中心中医门诊”(以下简称中研本目门诊)是一栋临街的三层小楼,位于西四北大街。路过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儿,一层只有上楼的楼梯,诊所的主体位于二层和三层。

  看到新面孔进来,挂号处的“护士”噌地一下站起来问:“你找哪位大夫?”患者报出大夫的名字,护士瞬间就放松下来。其实,在这家诊所里主动搭讪、进出求诊取药的人,绝大部分并非真正的患者,而是医托。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正是受医托诓骗。

  在网上,投诉、曝光这家中研本目门诊雇佣医托的信息有很多,微博上最早的一条曝光信息发布于2010年10月底,论坛、贴吧上的帖子则可追溯到2009年。这家诊所不但没有因投诉、举报而关停,“挂号费”反倒从最初的30元涨到了现在的100元。

  行政部门只能管资质,公安部门抓不到确凿证据,使得这家诊所丝毫未受投诉和曝光的影响。今年4月至8月间,记者对该诊所暗访发现,通过医托在火车站、各大医院将外地来京就医的患者带往该诊所,出售高价中药,已经成为该诊所的固定盈利手段。

  医托主动搭讪

  套话盛赞疗效

  8月18日上午,一男一女坐在二层诊室门口的座位上小声嘀咕。记者坐下后,与记者相隔一人的男子伸长脖子问:“你也是来抓药的?”该男子约50岁左右,自称是大巴车司机,与女子是夫妻,“她有宫颈癌,挺严重,大医院都治不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来这儿看看,吃了两个月药了,现在等着拿药呢。”他的“妻子”身材略胖,面色红润,长发在脑后随便挽起,有些凌乱,胳膊被晒得黝黑。

  该男子称,妻子开始吃中药后,没再去医院做复查,随后他又说,“现在做着化疗呢,都做了三回了。”他的“妻子”向记者出示了“在别的医院就诊的病历手册”——一个巴掌大小的牛皮纸封面横开小册子,潦草的圆珠笔字迹写了三页诊断记录,最后一条的日期是2013年6月。在她出示的“前两次抓药”的收据上,药费分别为2000元和2300元,还盖着中研本目诊所的红章,“我手里没有底方,大夫不给。”

  这一套搭讪与对话,对河北的小王而言再也熟悉不过。今年4月初,河北人小王到北京看病,就是在火车站被医托盯上。当时,医托假扮进京求医的患者,给小王写下了该诊所地址和推荐的医生。他们一起到达诊所后,医托当着小王和家人的面儿挂号、缴费、取药,还邀请小王进诊室“先跟大夫聊聊、看看情况”。小王回忆,她和家人进入这个简陋的诊所时,三层“候诊厅”里坐了七八名“患者”,“都是在我之前来的,但直到我出诊所,也没见他们之中谁去号脉,一个个都探头探脑。”

  外地大夫外地托

  专门盯外地患者

  “夫妻俩”与记者攀谈时,“挂号室”里的“护士”一直注视着记者这边,十分警觉。每过几分钟,便有人从挂号室或旁边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有的踱步而过,有的在二层的空场和空闲诊室里转一圈再返回屋里。主动跟记者搭话的男子经常抬头看他们,双方偶尔眼神相碰,都快速躲开。

  男子主动把记者“介绍”给了三层“中五诊室”里的黄大夫。进入诊室时,一名躺在门口床上闭门养神的老太太急忙起身,坐到黄大夫对面的桌子前假装患者。而几天前,这个老太太看到记者独自一人曾搭讪套话:“你找哪位大夫?”而她当时的身份是黄大夫的“一位朋友”。

  这名大夫自称叫黄启明,南方口音,头发灰白,是候诊室那名男子口中“什么疑难病都能治的专家”。诊室的两面墙上,挂着四五面锦旗,其中一面称其为“北京中研本目门诊神医”。他并未把脉,仅抬头看了一眼记者,一直用鼠标来回拽动着网页。“你去别的医院看吧,中药你吃不了。”最终,“黄大夫”以中药苦、年轻人难以坚持服用为由,拒绝给记者诊治。但他透露,可以在该诊所抓药,“一礼拜五百多吧。”

  从记者进入诊所到最终离开,前后约一个半小时,药房内始终没有患者等待抓药,而“夫妻俩”一直坐在药房门口“等着拿药”。其间反复有人进出药房,但并未看到药房内有人进行抓药的操作。

  “坐班”的护士、医生,比医托们警觉得多。他们“下手”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有明显外地口音的患者,以中年人居多。对于普通话讲得稍好或本地人衣着的患者,尤其是没经过医托“牵线”而来的患者,医生通常会以“不用吃中药”等理由拒绝进行诊断。前几日下午,记者以患者身份要求挂号时,护士称“医生下班了看不了”,让记者“去药房买药”,并拒绝透露医生的出诊时间。今年4月初记者暗访时,曾在诊所门口被一名男子反复盘问。

  在火车站医院诊所上演连环戏

  一位附近的居民透露,中研本目诊所雇佣的医托“很多,可能有十几个,看起来都是外地人,分好几拨儿”。

  火车站是医托的第一条战线。不少来京求医的外地患者下火车后,急于寻找乘车路线而四处询问,医托就混迹在各大公交站台周围,以病友、患者身份诱人上钩,有时甚至假扮成执勤人员进行“指路”。小王遇上的医托,对她和家人使用了双重骗术:先是一个装扮成执勤人员的医托,热心推荐并给他们写下了诊所地址。在患者前往公交站台乘车的路上,第二名医托“跟进”,假扮偶遇的病友,对有些疑惑的小王宣讲该诊所的疗效,并带他们前往中研本目诊所。

  各大医院挂号处是医托的第二条战线。在微博和网帖中,很多人透露自己是在正规医院排队挂号时,医托谎称患者想找的某知名专家恰好在中研本目出诊,或者直接诋毁这家正规医院的疗效,诱使患者放弃在正规医院排队挂号。

  还有一部分医托留守在这家诊所里。2013年4月至8月间,记者多次前往中研本目诊所暗访发现,绝大部分医托是外地口音,一部分医托假扮患者,坐在该诊所三层“候诊区”,看到有陌生面孔出现,便会互相以老病友的身份大声攀谈。有的医托单独行动,有的结伴行动、假扮夫妻或兄弟姐妹,有的还会拽着拉杆箱进进出出,扮成来京求医的外地人。他们最常用的“道具”是卷得发皱的病历手册。

  被投诉多年

  是块硬骨头

  “当时只想着赶紧走,赶紧去大医院重新排号,压根没想投诉的事情。”小王觉得,自己是外地人,在北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投诉了也不见得有用,还不如赶紧走了,怕惹事。”小王说,当时还有一对夫妻也险些上当,但他们都没有想到报警。有患者发帖称,从该诊所就诊、买药后,“喝了药呕吐恶心,把药材带到正规医院给医生一看,医生说这药能治什么病?”

  在西城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中研本目”是一家“早就挂上号”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这家诊所法人代表的身份,“他们是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确实有雇佣医托的行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卫生监督所作为行政部门,无权对涉嫌刑事诈骗的医托行为进行管理,尽管对中研本目诊所的投诉已经持续数年,但公安机关一直未能进行立案。“这个现在确实特别难,除非当场抓个现行,说白了就是现在没证据,公安部门也只能是先登记在册。到现在为止,公安部门还没有给我们定性的回复。”

  如果公安部门抓不到有效证据,即便有再多的患者投诉也是徒劳。西城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对此也很无奈,他称,“法律没有赋予我们这方面的权利,我们只负责监管它是否有资质,是不是给它这个资质由卫生局掌控,我们只能把投诉的情况反映上去,卫生局那边都知道。”

  至于如何才能对该诊所查处,西城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表示,关键还要看公安部门,重点在证据。“公安部门要先确认他们有雇佣医托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最后移送到我们行政机关。在每年医疗机构换发执业许可证的时候,我们才能按照管理办法不给它换证了,投诉再多,也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西城区卫生局医政科工作人员表示,“录音、录像,如果患者能提供宝贵这些资料,提交给公安机关,将是很好的证据。”

  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投诉该诊所的大部分是外地人。“我们监督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碰上过,怎么劝那些患者都劝不住,非要上赶着上当,只能是提醒患者不要相信陌生人的介绍、推荐。一旦受骗,最好先跟诊所方面协商退回药费,首先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然后再报警、投诉。上当的人少了,他们没钱赚,渐渐也就垮了。”记者 习楠

【编辑:王浩成】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