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母亲买保健品花销超10万 女儿屡劝无果反遭骂

2013年11月14日 14:47 来源:华声在线 参与互动(0)

郭阿姨家堆满了各种保健品 记者 谢慧 摄

  蜂胶、钙片、灵芝粉;保健表、保健锅、保健床垫……5年时间,购买保健产品费用超过10万元。昨日,家住芦淞区解放街的黄女士,向记者说起母亲沉迷买保健产品的事。“前两天又买了一个过滤水的机子,花了3300元,我该怎么劝她呀?”

  黄女士说,不管怎么劝,母亲就是不听,现在家里矛盾重重。“希望通过记者的力量说服老人家,同时揭穿保健品的谎言”。

  老人家里保健品种类繁多

  吃的喝的睡的都有

  “这个是藏酒,1400元一小坛,具有抗癌功效;角落里的是蜂胶,买了三大盒,也花了1、2万。”进门还没5分钟,黄女士的母亲郭阿姨,就开始介绍近期购买的保健品,种类繁多,现在,光每天吃的胶囊、片剂就有好几种。

  郭阿姨是小学老师,7年前退休后开始接触“健康讲座”。开始是几百块的东西,后来金额越来越高,家中的床垫,是去年花2.8万元买的,据说长期睡能治病。客厅、卧室、甚至杂物间都堆放着不少保健品。

  半个月前,郭阿姨参加讲座,拿回了一台类似净水器的水机,称能过滤有害物质,可延长寿命,要3300元。因身上现金不够,当时只支付了700元,这两天要交剩下的钱了。黄女士和家人得知后,劝说不要买。郭阿姨则坚称对方讲课的是专家,有科学依据,服务态度也好,并且自己试用后效果不错。

  “这次一定要阻止,把产品退掉。”黄女士有点痛心地说,虽然家里条件不差,但这样花高价、买如此多的保健产品,确实不能接受。

  昨日中午,记者找到销售水机的张姓负责人。“只要郭阿姨把产品还回去,可以退还700元钱。”负责人称,产品是合格的,销售课程也是合法的。当记者提出看产品合格证时,对方表示“暂时没有”。

  女 儿

  屡劝无果真是烦心

  黄女士曾经跟母亲去听过一个讲座,宣称请了北京的健康专家教授,先介绍养生的理念,然后送礼物,“现场老人个个情绪高涨,很容易被说服。那些推销员的嘴巴十分甜,有的直接就喊‘爸爸妈妈’”。

  讲座上把保健品功效吹得很神奇,称这是最新研究成果,不少老人听完三天的课,就会花上千元,把保健品买回家。等发现这些东西没什么作用时,对方也是人去楼空,无法联系。黄女士无奈地说,母亲有句口头禅,“要是我是千万富翁,就把这些东西都买回来”。

  “全家人苦口婆心劝了很多次,没用。”不仅是女儿、女婿,老伴黄伯伯也反对购买过多保健品,现在,这成了全家人的矛盾。有时,受不住家人劝说,郭阿姨会作保证,但没效果;有时,会责备家人:“我拿退休金买的,又没有花你的钱”。

  母 亲

  只想花钱买家人健康

  “我其实知道很多是夸大宣传。”郭阿姨说,老伴患有糖尿病,自己腿脚也不好,每次听课得知产品对身体有好处,耳根软,控制不住就买了。

  郭阿姨认为,吃、用保健品好处很多,她和家人对保健品的看法存在很多分歧。她说,自己受过很好的教育,有判断能力,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产品,最重要的是想要老伴身体好起来,“每次买东西,我都是想着家里人”。为了控制自己,郭阿姨也尝试着不带钱出门,但身边总会有人借给她。

  随后,记者与郭阿姨进行了沟通。她表示,将尽量控制自己不购买产品,下次听课,可以带记者去现场“监督”。

  心理专家

  老年人需要更多关爱

  为何老年人容易轻信保健品广告?子女如何说服老人?记者采访了市心理学会会长丁光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理会发生改变,丁光木表示,年轻时更多的是关心外部世界,而老年人更关注的是自身健康状况,商家正是掌握了老年人的这个心理需求。同时,老年人智力水平、判断力开始下降,容易轻信他人。

  老人之所以不听劝,除个性要强外,还因为家庭成员走不进老人的内心。而推销员称呼老人为“爸爸妈妈”,让老人感到十分温暖,很容易被打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子女要多理解、关心老年人,让他们有依赖感。”丁光木称,面对沉迷于保健品的老人,子女不能直接硬打硬上,要多从侧面做工作,多关心老人的身体情况,解除其后顾之忧。

  如何正确辨识和选购保健品

  正规保健食品外包装盒上标有“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年号】××××号”或“卫食健字【年号】××××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ww.sfda.gov.cn)“数据查询”栏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居民一旦怀疑或发现购买到假冒产品,可拨打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电话12331进行咨询、投诉。 (株洲晚报 记者 谢嘉)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