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婚姻案件亲子鉴定升温 鉴定结果三成非亲生

2013年12月05日 09:1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提起DNA检测,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但如今,亲子鉴定在生活中却越来越常见,私生子落户、为丢失的婴儿找回亲生父母,都离不开亲子鉴定的科学支持。 

  新医司法鉴定所是新疆全区能够做亲子鉴定的两家司法鉴定所之一。

  该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受理亲子鉴定申请近100例,2012年达200余例,2013年截至目前已受理300余例,平均每天受理1例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几年涉及的婚姻案件要求亲子鉴定的案例很罕见,从2012年开始,法院出现了亲子鉴定案例。 

  科学的客观、无情,一次次地拷问着伦理、道德、人性,一次次地试探着爱情、亲情和真相间的孰轻孰重。 

  亲子鉴定三成非亲生

  丈夫怀疑妻子不忠、女方证明自己的清白、未婚妈妈为私生子确定生父,检验是否为亲生是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DNA检测最主要的需求。 

  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内有5名法医从事亲子鉴定工作,张力是其中之一。11月5日早上,他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这名男子轻声说,想与3岁女儿做亲子鉴定。 

  男子称,他和妻子离婚后,在一次争吵中,前妻突然说:“孩子不是你的,和你没关系!”该男子心里从此放不下疑惑,来此鉴定是为求心安,而且鉴定结果也将决定他今后是否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得悉该男子前妻拒绝其带孩子出门,张力告诉男子,刮取孩子口腔黏膜上的分泌物,用棉签取下后放在干净的试管中带来就可以做鉴定。 

  据了解,从2002年国家允许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DNA亲子鉴定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亲子鉴定。 

  新医司法鉴定所办公室主任、法医孙力扬说,目前亲子鉴定80%以上都没有启动司法程序,都属于个人鉴定。今年该所受理的300余例亲子鉴定中,因“落户”和“怀疑”来申请做鉴定的各占5成。因“怀疑”申请鉴定的大都是男性,鉴定结果30%为非亲生。也就是说150例中有45例非亲生。

  无出生证的人有了转机

  小琴23岁了,可还是“黑户”,因为她没有出生证明。“黑户”意味着没身份证,她出门连长途车票都买不上。直到派出所民警告诉小琴,可以拿亲子鉴定证明落户的消息后,她赶紧带着母亲来做鉴定。 

  2010年11月开始,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政策,对非婚生育、政策外生育等原因造成婴儿未上户口的,可以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如果没有出生证明,需提供具有《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书——这也是近几年亲子鉴定热的原因之一。 

  法医张力先让小琴母女签了《亲子鉴定委托书》和《亲权检验委托合同书》,然后让母女俩站到一起拍照存档,接着又让母女俩在一张纸上按10个指头指纹存档,然后采血。

  孙力扬说,人的血液、唾液、骨头、羊水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目前,大多采用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做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检测,就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亲子关系,这种鉴定的准确率几乎100%。为了让检测医生和检测当事人“背对背”,所有的样本都以编号代替,没有姓名等信息,检测全程都有两名法医在场。 

  据了解,为了保护鉴定者的隐私,鉴定中心为每一位鉴定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档案,并进行编号。除了鉴定者本人,其他人不能随意提取。 

  多元化社会带来压力

  张力说,在很多古装、武侠剧中有滴血认亲的情节,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亲子关系的血倒有可能融合。 

  亲子鉴定逐年递增背后折射出什么?乌市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帕丽丹认为,一是公民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二是人们的感情日趋多样化,复杂的性关系为亲子鉴定埋下了伏笔。

  社会上种种婚姻危机、信任危机并不是因为亲子鉴定而产生的,亲子鉴定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求证的机会。

  帕丽丹说,在确认亲子关系诉讼中,如果一方要求亲子鉴定,而另一方拒绝配合的,法院根据现有证据,可以推定双方存在亲子关系。

  乌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法官张熠说,婚姻关系中,忠诚是婚姻幸福的根本所在,但在这个多元化社会大背景下,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着来自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压力,当双方无法心平气和面对或理解对方时,就会导致关系降温,此时有的人就难免做出对婚姻不忠的行为。

  孙力扬建议,如果亲子鉴定非做不可,尽量在孩子没懂事以前做,以免在他们心里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潘从武 饶俊华)

【编辑:朱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