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哄抢闹剧频发拷问道德底线 律师:行为犯法

2014年01月09日 14:27 来源:甘肃日报 参与互动(0)

运送橘子车辆侧翻事故现场。 西部商报记者 丁 凯

  货车侧翻,橘子散落,附近村民闻讯哄抢,警察不得不鸣枪制止——新年伊始,发生在兰州市榆中县的这起哄抢闹剧令人深思。

  抢橘子、抢葡萄、抢鸽子、抢洗衣粉……近年来,类似的翻车哄抢事件在国内很多地方频频发生。

  面对哄抢事件,到底该如何追责?

  事件 货车侧翻村民前来哄抢

  1月4日上午,司机老刘驾驶着一辆满载橘子的大货车在青兰高速上行驶。11时许,大货车行至柳沟河高速出口的匝道处时发生侧翻,橘子散落一地。

  事发后,柳沟河高速交警大队以及和平镇派出所的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不久,周围村庄的一些村民也陆续赶过来看热闹。

  “他们不会抢橘子吧?”看着越聚越多的人,老刘心里嘀咕。派出所民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立即打电话联系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让他们到现场协助维持秩序。

  13时,现场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拿着背篼,有人拿着麻袋,还有的开着三轮车来了……”在民警及村干部的劝导下,人们大多都在围观,偶尔有人试图上前捡拾橘子,民警立即上前劝阻。

  15时,事故车辆被拖走,留下满地的橘子和无助的货主,而围观的人却越聚越多。现场民警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帮助货主搬运没有受损的橘子。

  15时30分,围观的几个村民悄然上前,将地上的橘子往自己的麻袋里装。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围了上来,现场一下子失控。

  “大家等一等,等我们把成筐的橘子收拾完了你们再捡。”货主李益龙赶紧上前劝阻,但无济于事。民警也上前呵斥,但人们一边嬉笑,一边继续哄抢。无奈之下,民警掏出手枪,鸣枪制止。

  听到枪响,有人停住了手,而有的人仍然继续把橘子往袋子里装。不得已,现场民警拿出手铐,佯装要把抢橘子的人带走,村民们这才开始往后退。“大家不要抢,等人家把好的捡完后,你们再捡。”听到民警这么说,人们停住了手。见民警、环卫工帮货主搬运橘子,一些村民也走过来帮忙。

  两个多小时后,货主拉着橘子离开,等待许久的村民一拥而上,捡拾散落的橘子。

  李益龙称,货车上装有6万斤橘子,经过翻车挤压、哄抢、踩踏后,只剩下2000多斤完好的,损失惨重。

  反思 法不责众的观念在作祟

  在兰州,这样的哄抢闹剧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2年12月27日,在距离此次翻车事故地不远处的柳沟河收费站附近,也曾发生过运橘子的货车侧翻事故,引来周围村民哄抢;

  2012年9月5日,一辆拉运葡萄的大货车在连霍高速兰州天一山庄急转弯处发生侧翻,葡萄散落一地,周围的村民闻讯后,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前来哄抢;

  2013年11月15日,兰州中川机场高速茅茨互通立交桥上,一辆货车侧翻,橘子散落,附近多个村庄的村民“闻风而动”,手持各种家什前来哄抢橘子……

  货车翻车、货物散落、村民哄抢——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哄抢事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曾上演过:抢苹果、抢瓜子、抢猪仔、抢洗衣粉……

  遭遇交通事故已是很不幸的事,这个时候再来哄抢货主的货物,这无疑是趁火打劫。然而,这样令人心寒的闹剧却频频发生。原因何在?

  “哄抢事件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很多人尚未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甘肃唯真律师事务所唐爱荣称,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这样的事件中,人们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外,还有法不责众的观念在作祟。”甘肃众炀律师事务所火高发认为,哄抢者大多是事发地附近的村民,哄抢的起因,无外乎是想“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有的人看见别人拿了也没事,自己也就拿了。这其中既有从众的“羊群效应”,也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建议 聚众哄抢当严厉打击

  “没有经过货主同意,就一拥而上‘捡拾’,并据为己有,这种行为涉嫌聚众哄抢,绝对不能以法不责众来宽恕,应该严厉打击。”甘肃德合律师事务所成震海称,虽然这是个偶发事件,没有人组织,也没有预谋,但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行为人都有独立的思维、判断、选择和决策能力,不仅《刑法》中规定群体犯罪的每个人都要根据所起的作用和社会危害大小负各自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且在民事上行为人也要因自己的侵权行为而负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准确地说,法也责众。

  近日在网络上,网友也对发生在兰州的哄抢橘子事件广泛关注,有评论者认为:“在这样的‘趁火打劫’中,法律绝对不能成为旁观者!”

  “从众心理是可怕的,但如果有正能量的引导,这种从众心理会变得理性,甚至演绎成一种社会温情。”参与该事件采访的一位媒体同行说,就在很多人哄抢的过程中,现场的几位环卫工人一直在帮助货主搬运成箱的橘子。其间,有些村民也主动走了过来帮忙。

  曾经也出现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市民在街上行走,包里的数万元钞票不慎散落,路人惊愕。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捡起几张钱塞给了主人,于是,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散落的钱一分不少地回到了主人的手中……

  “试想,如果有人站出来抢地上的钱,那又是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在此次哄抢橘子的事件中,村民们第一时间赶到,有人带头帮助货主捡拾橘子,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温情?”成震海称,在这样的事件中,需要有人提醒大家防止或克服贪婪,需要有人出来进行正面的引导。

  “这样的事件,也应该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这样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哄抢闹剧的再次发生,让更多的人懂法、守法,让更多的人做正能量的引导者。”火高发说。(本报记者 齐兴福)

【编辑:李欢】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