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位副营长的"片儿警"路:以心换心成"全国优秀"

2014年01月26日 1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一位副营长的“片儿警”路:以心换心成
马志国正在查看网上警务室上群众的留言。 高红超 摄
马志国到老百姓家中走访。 南大郭派出所供图 摄
马志国介绍他摸索出来的一套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 高红超 摄

  中新网邢台1月26日电(高红超 肖光明 李萌)临近年关,当人们都在欢喜地往家里囤积年货时,各地的社区民警们反而绷紧了神经,比平时更加忙碌。

  “年底是盗窃案件的高发期,越是临近年关,越是我们民警最忙的时候。”马志国说,为了做好治安工作,他们需要经常到村里走访,以便在发现陌生可疑人员后,及时提醒村民们注意。

  马志国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大郭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今年40岁的他已经做了8年多的社区民警工作。在此之前,他曾在甘肃张掖某部队当过15年兵,历任连长、副营长、作训参谋。转业后,他成为一名小小的“片儿警”。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北省十大户政之星、邢台好人、邢台市优秀社区民警。

  勤恳助人 帮20多个家庭找到失散亲人

  中新网记者前往南大郭派出所采访时,马志国刚从村里走访回来,脸上虽然带着些许倦意,但是聊起工作来,他兴致依然很高。

  走进马志国的办公室,只见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为了方便夜里值班,办公室里放了一张床,床上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军绿色被子,暴露出主人曾是军人。墙角立柜里摆满的荣誉证书和奖章,成为主人为工作努力付出的见证。

  2005年,马志国由一名副营职军官转业到邢台市公安局,成为桥西公安分局南大郭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在部队时曾当过连长、副营长、作训参谋的马志国,转业后却只是一个小小的“片儿警”,这让他的心理落差非常大。

  一个朋友曾经劝他换份工作,朋友说,“片儿警”这个工作是最遭罪的,也是最不容易干出成绩来的,而且也最容易和老百姓发生直接的矛盾。

  朋友的话再加上刚开始到老百姓家里走访时,经常吃“闭门羹”,让马志国一度后悔转业回来做民警。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2010年6月13日,马志国接到一个来自云南红河彝族自治州的电话,一位名叫付宝玉的老人希望马志国能够帮忙寻找失散30多年的哥哥。

  付宝玉和他的哥哥付宝珠都是天津人。1963年,付宝珠下乡落户到邢台。三年后,付宝玉则下乡落户到云南红河彝族自治州。起初,兄弟俩还有书信来往,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搬家拆迁,两人失去了联系。

  当付宝玉偶然看到南大郭派出所网上警务室上马志国的联系电话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他的电话,向他说明了寻找哥哥的愿望。

  虽然老人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是马志国却将此事记挂在心。他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在公安网上进行户籍查询。当时正逢端午节,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在筛选了几百个疑似信息资料之后,骑着车,到居委会、小区、企业生活区,寻找这个上世纪60年代下放到邢台的天津老知青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马志国终于找到了屡次搬家的付宝珠。第二天,付宝珠主动找到马志国,跟他说,想去云南看望弟弟。“老人已经70多岁了,身体不好,路途遥远,当时还是夏天,我担心老人在路上出事,所以我建议他们先通过网络视频见面,然后再定相聚的时间和地点。”马志国说。

  但是付宝珠老人家里没有电脑,因此,马志国便将他们见面的地点安排在了他的警务室。就这样,6月17日,在马志国的警务室内,出现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在网络视频中重新相见的感人一幕。

  当年7月,两位老人在天津老家见了面。三个月后,付宝玉便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为此,付宝玉的儿子从云南专程赶到邢台,感谢马志国帮助父亲圆了多年的夙愿。

  帮助老人寻亲这件事让马志国从此不再小看“片儿警”工作,他觉得,社区民警工作还是很有干头的。“如果让老百姓凭一己之力寻亲,非常的难,而我们民警做这件事就容易得多。”马志国说。

  这件事经过媒体报道以后,有很多人慕名打电话给马志国,请他帮忙寻找亲人。上海的一位张女士小时候曾在邢台的姑姑家生活多年,后来因为当地拆迁,张女士与姑姑失去了联系。2011年3月,张女士请马志国帮忙寻找姑姑。几经周折之后,马志国找到了张女士的表哥,但是,她的姑姑和姑父已经去世了。

  到目前为止,马志国已经先后帮助20多个家庭找到了亲人,被老百姓亲切地赞为“寻亲大使”。

  以心换心 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马志国负责的南大郭村和北小郭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加起来约有3万多人,治安情况复杂。

  2005年,马志国刚当上社区民警时,为了熟悉当地情况,必须进行入户访查工作。而“入户访查”曾经是马志国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当我们穿着制服去老百姓家里的时候,他们非常反感,我吃过很多闭门羹。”马志国说。

  一次,马志国到一个老人家里走访。老人只拉开一个门缝,对马志国说:“有事你就在这儿说吧”。

  马志国问:“我能进去说吗?”老人不同意,指着他身上的制服说,“你穿着这身衣服过来,好像我家里有什么事情一样。”

  马志国这才明白为什么老百姓如此不欢迎自己。“将心比心,老百姓的疑虑不无道理。”马志国说。

  因此,为了消除误会,日后再到居民家中走访时,马志国便换上便装。

  在入户访查的过程中,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是马志国关心的对象。马志国心里清楚,“这些人员刚回来时,很难融入到社会,毕竟他们原来犯过罪,当地人会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这让他们不愿意出门。”

  曾因寻衅滋事被劳教的徐某在解除劳教之后情绪低沉,生活没有着落,天天在家里喝闷酒。为了帮助他早日过上正常生活,马志国经常找他谈心,并帮他联系了一份在工地上拉沙子的工作。徐某在那里干了一年,赚到了钱,还找到了女朋友,重新找回了过好生活的信心。从此他逢人便说:“马警官对我这么好,还能不好好干吗。”

  南大郭村居民孟某因为脑溢血后遗症瘫痪在床,由于在入户时他将姓名填写成音同字不同的字,导致无法报销医疗保险。马志国得知此事后,到该村村委会及居民家中走访,了解到孟某在生活中的姓名确实为孟某某,便按规定为其更改了姓名。孟某非常感动,特意送了一条烟给他,然而,当马志国将事情办好后,把户口本和烟一同送还到孟某家中。

  马志国觉得,“我们眼里的小事其实在群众眼里是大事,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才能把社区工作干好。”

  现在,村里人都亲切地喊马志国为“老马”,当马志国再穿制服去老百姓家里时,他们也不再将他拒之门外,反而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在家里吃饭。马志国笑着说,“我最爱吃老百姓家里炖的大锅菜”。

  群众拥护 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2008年9月的一天,马志国到南大郭村走访,正巧赶上下雨,马志国便到一个老人家中躲雨。老人身患残疾,住在一处十分破旧的房子里,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在老人家中躲雨时,马志国发现屋顶漏雨,等到雨停的时候,他找来了一块塑料布,盖在了房顶上。两天之后,他又叫上村里的治保干部,一起将老人的屋顶重新修葺一新,还将老人的房间打扫干净,并和治保干部们约定,每月帮老人清理一次房间。

  老人的脾气十分倔强,尽管马志国帮他做了很多事,老人也从没说过感谢的话。半年以后,老人生病了,马志国将他送到了医院,并且垫付了医药费。这时,老人终于被打动了,向他敞开了心扉,对他说,“我原来没想着能指望你们,通过这些事情我发现你们确实很好。”

  一天晚上,马志国正在家中,突然接到老人的电话:“你过来吧,有人在偷东西。”马志国找来其他民警一起赶了过去,发现几个青年正在偷巷子里的自行车。多亏老人及时通知此事,马志国才将这一盗窃自行车的团伙抓住了。

  “这个老人性格十分孤僻,平时很少与其他人来往。如果我们平时不与老人交往的话,老人是不会主动给我们打电话的。”马志国说。

  后来,老人成了村里的治安积极分子,没事就在村里转悠,替他们巡逻。从这件事中,马志国发现,“只要我们真心地帮助群众,群众也会拥护支持我们的工作。”

  南大郭村赵奶奶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一天,邻居的狗跑出来把赵奶奶的两只鸡咬死了。赵奶奶要求邻居赔偿她一年的鸡蛋钱,邻居不同意,马志国过去调解了近两个小时,也没有使双方达成和解。

  就在场面僵持不下的时候,赵奶奶的侄子跑过来告诉她,赵奶奶的儿媳妇马上要生小孩儿了。马志国立即开着警车将她的儿媳妇送到了医院,因为送得及时,儿媳妇没有出任何意外。

  过了几天,为了感谢马志国,赵奶奶主动到派出所,给马志国带去十几个鸡蛋,并且告诉他不再追究母鸡的事情了。

  现在,对于社区民警的工作,马志国有了更深的体会,“其实,社区工作很繁杂、很琐碎,但是只要真心帮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会体谅咱,支持咱的工作。”

  这些年,马志国勤恳的工作换来了无数的荣誉。每年他都会被评为邢台市优秀社区民警,2011年3月,他被中国文明网选入“中国好人榜”之“敬业奉献好人”,2011年7月被河北省公安厅选入“燕赵好警网——榜样力量”,他摸索出的一套热情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被河北省公安厅政治部收录到《基层公安民警群众工作法》一书中。2012年,马志国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马志国只是淡然面对这些掌声和荣誉,他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给老百姓办了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