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户口遗失当42年“黑人” 片警仓库翻出老档案

2014年02月08日 09:25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图为:新年上班第一天,老人领到了崭新的户口本

  “我这个命硬的‘程咬金’,又活了一回。”昨日上午,汉口台北街和美社区74岁老人胡培心手捧武汉市公安局下发的《居民户口登记簿》,高兴地向社区片警桂厚雄致谢。这位户口丢失42年的“黑人”,终于又拥有了自己的身份。

  下放回城 以补锅补盆为生

  胡培心原住汉口胜利街,1970年元月,30岁的他作为城市无业人员下放到枣阳县新市公社大堰大队。“当时我父亲已去世,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早已成家,受我身份的影响,一直跟我没有往来,后来也失去了联系。”1972年,胡培心的母亲也去世了。当年,他自己偷偷溜回武汉。由于在路上户口资料遗失,他从此未能再上户口。

  回城时,胜利街已无亲人,原住宅属公房,母亲去世后被相关部门收回。胡培心流落到如今台北路一带,当时该处都是大片的湖塘,他就在湖边搭个棚子安顿下来,以给人补锅、补脸盆等为生。

  没有户口 各种帮扶政策无法享受

  随着城市发展,台北路附近的湖塘屡屡开发,胡培心也屡屡搬迁。到2004年,他再也没有可以搭棚子的地方了。和美社区在台北四村13号的一处围墙角里,给他搭建了一间约6平方米的砖瓦平房,牵来电线,他总算有了像样的栖身之所。床、沙发、衣柜,都是街上捡的;被子、衣服、鞋袜,则是街坊们送的。

  随着社会发展,补锅、补盆生意越来越少,而胡培心年纪也越来越大,生活越发艰难。由于没有户口,他办不了低保,办不了老年人乘车证,逢年过节的物资慰问他也无法名正言顺地领取。

  和美社区书记夏志刚说,胡培心是典型的“四无”(无户口、无子女、无收入、无住房)老人,为了他的生活,社区想尽各种办法:夏天送电扇、绿豆、白糖、防暑药品,冬天送棉被、大米、食油等,还安排社区志愿者轮流跟踪服务,发动社区共建单位为其捐款捐物。2011年,社区争取到一家慈善机构支援,每月给他发300元生活费。“但这也不能完全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夏志刚说,该社区已纳入旧城改造,胡培心住的平房势必要拆,这样他就又没有住处了,“只有解决他的户口,今后的生活才会有保障。”

  查找一上午 仓库里翻出原始记录

  为了胡培心的户口,历任社区负责人和片警都花了很大精力帮他找证据。

  胡培心父母去世早,哥哥姐姐一直没联系,当年的街坊也早已四散,找不到证明人;民警跑到枣阳查证,由于行政建制变化,年代久远,也一无所获。

  去年10月,从警30年的桂厚雄接手此事,他将胡培心的情况写报告向上级反映,江岸公安分局表示,只要有任何一丝线索能证明胡培心的身份,就可为他重新上户口。

  桂厚雄把最后的希望投向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过去人口迁移都会有记录,说不定能找到。”去年11月的一天,他和户政处一位干部在仓库里找了整整一上午,终于在原胜利居委会的一张卡片上发现关于胡培心1970年从胜利街160号下放到枣阳的原始记载,“当时那个高兴啊,比中奖还激动,把卡片贴在怀里,生怕掉了。”

  卡片的记载跟胡培心本人的说法互相印证,公安部门审查后,于去年12月给胡培心下发了《无户籍人员审批户口批报表》。“领取表格的那一刻,我比胡培心还激动。”桂厚雄说。

  在马年上班第一天,胡培心终于领到了崭新的户口簿。

  “我们心上的石头也放下来了,”社区书记夏志刚非常高兴,“今后,其他市民能享受的,他也都能享受。房子拆了,可以申请廉租房;人走不动了,可以送福利院。”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简俊晖 通讯员王素芬 赵景宜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