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区聚集非法职介所 执法人员刚离开纷纷开门揽客

2014年02月17日 09:3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小区聚集非法职介所执法人员刚离开纷纷开门揽客
一家非法职业中介所,正在接待上门的外来务工人员。

  为了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将目光转向职业中介。

  地处开发区区口大转盘处的景园小区,是开发区无证无照职业介绍所最集中的地方,聚集着40家。

  去年年初,全省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春雷”行动开展后,景园小区“黑中介”遍地开花的情况一度得到改善。但今年春节后,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暗访发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店面又多了起来。

  春节招工大潮就要来临,为了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上周四,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联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对景园小区一带的非法中介开展了突击整治。

  市场大、违法成本低

  黑中介越开越多

  记者看到,该小区多为三层及以上的农居房,无证无照中介所多开在一楼,门面很小,设施简陋,门口挂一块“职业中介”或“人力资源公司”的牌子,门内门外都张贴着大量招工信息,多为黄底黑字,很是醒目。

  “他们没有营业执照,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从事职业介绍活动,是非法的。”当天,劳动监察大队执法队员当场处罚了12家非法中介机构,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景园小区一带的非法职业中介,是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重点关注的。劳动监察大队副队长高林说:“今天关一家,明天隔壁又开出一家,虽然我们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但因为有市场、有钱赚、违法成本低、从业门槛低、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景园小区的非法职业介绍所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突击检查的当天,记者在事后去现场看了看,发现不少原本拉下卷闸门的中介,又重新开门营业。里面的工作人员很警觉,几乎家家都派人在店门口望风,见到记者在左顾右盼,好几家中介又迅速拉下卷闸门。

  企业门口的招聘信息

  黑中介抄过来成赚钱工具

  据了解,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商家至少需要取得一照一证,即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含职业中介许可证、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但开发区不少中介租用违章建筑办公,不符合领取证照的要求。

  高队长告诉记者:“春节后,监察大队已经接到3个投诉电话,有农民工为了找好工作,向中介交了所谓的信息费,后来发现实际工作岗位与说的不一样,中介则收了钱店面说关就关,找不到人了。”

  这些“黑中介”的招工信息来自哪里?高队长说:“他们的招工信息,大多是从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里看来的,或者从企业门口抄来招工信息。”因为黑中介操作不规范,劳动者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提醒,非法中介,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开了张,求职者为避免受骗,应该选择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是免费的,像位于学林街1288号的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可以多去逛逛,或直接去企业门口查看招聘信息。

  如果职介机构要向求职者收费,求职者可以看看对方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收费许可证》。同时,要保留维权证据,如收费收据,发现违法违规现象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接下来,劳动监察大队将联合城管执法大队、工商等部门,继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行动,不定时严查区内的“黑中介”,清理整顿一批违法违规经营的职业介绍、人才中介和劳务派遣机构。(本报记者 陈素萍/文 徐艺杭/摄)

【编辑:柳龙龙】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