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

2014年03月06日 09:1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这段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那么,该如何进行反腐制度建设?来自广东、黑龙江、湖南、甘肃等代表团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均提出了建议。

  用制度避免“一阵风”

  “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提振了全国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广东团的郑红代表认为,应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反腐败长效机制。

  来自广东团的吴青代表也认为,未来反腐最大的关键在于“制度化”建设,只有制度才能保障反腐败的效果,避免“一阵风”式的反腐。她将在本次大会上领衔提出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的议案。

  3月1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国土资源部的巡视反馈情况公布。至此,根据两轮巡视反馈情况,共有17个巡视点被查出腐败问题。巡视成效,被湖南团的秦希燕代表看在眼里。他建议建立反腐败巡视工作常态化机制,“如果巡视组多年才来一次,或者力度时紧时松,那么各地的‘老虎’、‘苍蝇’难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在今年的人代会上,秦希燕还将提交《关于将反腐败工作法制化、常态化的建议》。他建议提高反腐败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在实践中正视网络反腐,支持、引导、发挥好网络反腐,强调真实性和及时性,将其发展为动员群众参与反腐的利器。

  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代表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务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问题,均建议继续加大反腐力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郑红强调说,对待腐败行为要“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罪必究”,要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基本立场。“这种惩戒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有震慑作用,要让全体公务人员都有‘伸手必被捉’的观念,不敢贪腐。这方面,香港、新加坡的廉政制度建设经验颇值得借鉴。”

  对继续加大力度打击腐败犯罪,甘肃团的路志强代表十分赞同。他告诉记者,依法加大反腐败力度,就是打击不法者,保护创业者,支持改革者,有利于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法治环境。

  “建议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打击力度和反腐制度执行力度。”在秦希燕看来,应该用严格的刑罚手段清理贪腐环境,惩治行贿犯罪与惩治受贿犯罪并重。同时还应将反腐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

  “全方位”约束公权力运行

  采访中,几位代表皆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表示赞赏。

  “对公权力‘全方位’加强监督,规范公权力运行,是制度反腐的应有之义。”吴青认为,应立法规范公权力的行使主体、程序和监督方式等。应对公职人员规定任职限制、回避制度等,即禁止公职人员兼任企事业单位职务,公职人员近亲属不得在其主管下属单位任职等。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问题引起黑龙江团徐明代表的关注。他认为,城镇化建设涉及土地管理、工程建设、规划和环评审批等领域行政权力的行使,对这些环节加强监督,有利于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徐明、郑红、路志强等代表都建议,加大力度推广行贿档案查询制度,并着力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据悉,广东省检察院已与21个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起执法信息共享平台。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根治腐败,还应从源头抓起。采访中,多位代表提出,全体公民都应树立“廉洁”的理念,树立法治信仰,让全社会风清气正。

  来自广东团的董明珠代表从自身谈起,企业首先应清除自己的问题,企业经营者要时刻牢记你的底线,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官商交易,应主动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现在,我们物质上日益丰富,但是缺失了精神,希望每个公民都爱国,从敬仰法律、崇尚廉洁做起。

  郑红建议,廉政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廉荣贪耻”的观念。要大力普及廉政文化,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郑赫南)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