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摆脱“计划表” 拒绝“被安排”

2014年04月30日 13:16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在省“三改一拆”督查过程中,有些督查组一到当地便查台账、看信访,明听汇报,暗访民生,当地人员只好“围追堵截”,忙得不可开交;而有的督查组则是“严格执行”当地安排,坐着大巴车兜兜转,隔着车窗把村看,每个地方停留五分钟便匆匆离去,随从比群众多,只追求“撒胡椒面”式的督查。

  查访完毕,召开座谈会时,有的督查组反映的问题让当地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着实“出出汗”、“照照镜”,连忙低头做笔记,主要问题一一记;而有的督查组则开篇就是一长串的好话做铺垫,讲不足时一定要加“有时”,还要说明是“个案”,最后难以提出有效建议,也就无法推动当地工作往深处开展。

  当然,督查组初到一地,先听当地干部介绍,有个初步了解,无可厚非。但是只听主管部门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当地干部有自己的立场,即使“关上门”再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打开门”时也难免流于展示漂亮台账、参观拆违典型、刻意回避困难。而这时,督查组就要动动脑筋,变一变工作方法,挖一挖那些被故意绕过、躲开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把步子沉在基层,把心放在人民群众身上。督查组应该摆脱“计划表”,拒绝“被安排”,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和群众面对面了解、近距离交流,知道群众最关切、最期待的事。只有摸到实情,讲出真话,才能提出问题时直击要害,给出建议时切合实际,推动当地决策后立竿见影。

  穿自己的鞋子,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既然每个地方都会“重兵包围”,督查组何不“微服私访”。只有这样,督查工作才不会流于表面,真正做到不走马观花、不敷衍添乱,走一个地方就能有一番收获,访一个县市就能解决几个问题。( 许雅文)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