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太原第一监狱:国学引入监狱管理 违规违纪率递减

2014年06月23日 10:53 来源:太原晚报 参与互动(0)

  《劝学》篇木雕直入眼帘,格言警句处处可见,楼宇名称以及服刑人员的教室和宿舍名字都是以“德”“信”“善”“孝”为主题,人手一册《弟子规》……走进太原第一监狱,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浸淫人的心灵。多年来,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下,监狱服刑人员内心深处发生着巨大变化,违规违纪率逐年递减,真正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

  传统文化“大学校”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每天,太原第一监狱里都会传出《弟子规》的诵读声。

  监狱内的广场起名为“法德文化广场”,寓示着“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教育矫正楼是服刑人员的学习场所,大厅中央的巨幅木雕古香古色,上书山西文化名人荀子的《劝学》篇;大厅两侧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三晋历史传说,以及重义轻利、修身崇礼、诚实守信等晋商故事;墙上则是出自《左传》的格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就连楼道里也都是荀子、关羽、晋文公、王之涣等三晋历史名人的生平和事迹。监狱的操场起名为“正心”运动场,围墙上不是传统的口号和标语,而是古典诗词和三晋文化故事。走进服刑人员宿舍楼,楼道的仿石雕装饰品上展现的是文化典故,宿舍墙上也是历代圣贤的警世励志格言。

  与其说是监狱,倒不如说是学校,而且传播的是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这是大多数来宾对太原第一监狱的直观印象。

  刑释人员成“讲师”

  太原一监服刑人员人手两本书,一本是《服刑手册》,一本是《弟子规》。

  王某今年24岁,入狱3个月了,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已能熟练背诵《弟子规》。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王某认识了不少字,更明白了很多道理,决心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

  曾经在太原一监服刑的刘某感受更为深刻。刘某曾因绑架罪获刑14年,刚入狱时,他不懂得与人相处,成了重点监管对象。接触传统文化后,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对其产生了极大兴趣,读完《弟子规》后又主动向民警要求继续“深造”,又学习了《三字经》、《道德经》等。2009年,经刘某建议,监狱成立了国学兴趣小组,十几名服刑人员成为首批成员。学习中,刘某还通过写家书、写心得、演讲等方式,宣传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习经典文化促进了刘某的改造,他的表现越来越积极,经过几次减刑,提前3年多出狱。出狱后,刘某成为一家国学宣讲团的成员,继续传播传统文化。目前,刘某在古交市已创业有成,并先后接纳了十几名刑释人员,带领和帮助他们重新做人。

  “以文化人”效果好

  为什么要将国学引入监狱管理?太原一监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狱是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仅靠僵硬的说教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罪犯走上犯罪道路,从行为层面看是法律问题,从精神本质看则是个道德问题。具体表现为缺孝道、缺仁爱、缺诚信、缺礼仪。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能激发人内心向善的力量。2006年,监狱明确提出“传承三晋历史文明,建设特色文化监狱”的构想,以“法德并举、文明改造”为核心理念,开始了“以文化人”的积极探索。

  一方面,监狱在改造场所营造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还组织服刑人员上传统文化课,开办“国学经典兴趣班”,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服刑人员的考核内容。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监狱还请来服刑人员的亲人,开展“百子孝母”等活动,用孝道和亲情化解服刑人员内心的抵触情绪。“经典诵读比赛”、“一封家书”活动、“现身说法演讲”、“放飞梦想”征文……蕴含文化内涵的活动,由内而外感化了服刑人员。2006年以来,太原一监服刑人员的违规违纪率明显下降,监管秩序更加稳定,监狱实现了连续8年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大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四无”目标。(记者侯慧琴)

【编辑:刘艳】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