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探索多种形式同伴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2014年06月26日 15: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在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由7名戒毒人员组成的“凤凰涅槃”乐队正在认真地排练。

  如何让戒毒人员不复吸并且能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是当前中国禁毒工作面临的一大困境。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田振和介绍,按照戒毒人员的特长及兴趣进行分大队管理,通过戒毒人员之间相互的鼓励、引导等多种形式的“同伴教育”,丰富戒毒期间业余生活的同时让他们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是近年来广西禁毒工作中的一项创新。

  刘武(化名)是凤凰涅槃乐队的主唱,2013年7月开始强制戒毒。他说,刚进戒毒所的时候,觉得20多个月的戒毒期限“看不到头”。后来,管教开始调查戒毒人员的兴趣爱好。

  记者了解到,戒毒所会根据戒毒人员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表现给予综合考评,并适当折抵戒毒期限,这也鼓励了更多的戒毒人员积极尝试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此外,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还积极与南宁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对戒毒人员开展汽车美容、推拿按摩、美容美发等职业技能培训,并进行考试,对于成绩合格者颁发职业证书,为戒毒人员重返社会提升技能。

  这种“以职业培训带动戒毒人员、以戒毒人员鼓励戒毒人员”人员的方式目前正在中国各个省市区推广。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同伴教育也在中国社区戒毒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创造的‘大耳朵、大眼睛、小嘴巴’工作法,要求同伴教员在最初与社区戒毒人员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多倾听、多观察、少说话。”32岁的小李是南宁市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已经从事同伴教育多年的他,曾经有过近十年吸食海洛因的历史。

  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目前广西唯一一家注册的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机构,注册同伴教育社工达到10人。对于一个刚刚结束强制戒毒进入社区戒毒阶段的戒毒人员来说,一个有着同样经历、能够理解他们内心感受的同伴教员,是最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的。

  “他们长期脱离社会,甚至连自己去办理新身份证的自信都没有,这时候有人给他们帮个忙,哪怕是听听他说话、跟他聊聊天,对于他们都是莫大的信任。”小李说。

  现在,每年小李服务的戒毒人员都数以千人次计,而不少他曾经帮助过的人,现在成为他的战友或同事,有的甚至已经独立出去成立起了草根同伴教育小组。

  除了城市,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通过戒毒人员管理社会、帮助其他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道路也在探索之中。戒毒脱瘾成功人员不但在禁毒工作中起到作用,同时也在回归社会的道路上互相帮助。

  “我就是要用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吸毒人员,毒瘾是可以戒毒的,通过双手的劳动,我们也可以重新做人。”1988年出生的小方今年2月刚刚从广西灵山县强制戒毒所解戒,如今正和7个“伙伴”一起,在“戒毒人员之家”里靠在戒毒所里学会的藤编技术养活自己。

  “戒毒人员之家”的创建人是灵山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教黄小文。虽然从2013年11月才开始从事管教工作,但是细心的黄小文发现,不少吸毒人员即便有心戒毒,解戒以后仍得不到家庭、社会的认同,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走上复吸的道路。

  黄小文告诉记者,“信任”对于戒毒人员尤为重要,为他们搭建起一个重回社会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记者翁晔 程群)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