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禁毒日访80后毒贩:错入损友圈难抵诱惑

2014年06月26日 1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济南6月26日电 题:国际禁毒日访80后毒贩:错入损友圈难抵诱惑

  作者 梁犇

  在以“珍惜美好青春、远离合成毒品、拒绝毒品、健康人生”为主题的第27个“6·26”国际禁毒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正在山东省监狱服刑的三名“80后”吸毒贩毒人员。

  他们因为难抵毒品的诱惑,将自己最年轻的奋斗十年变为了铁窗内的悔恨。李勇(化名)、张军(化名)、王强(化名)是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三位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因为做生意急需用钱,有的则是因为受到损友的蛊惑,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

  李勇当初在家乡做生意,效益还不错,“有了几个钱之后,渐渐的开始出入赌场、夜总会这些场所。”在这个过程中,李勇接触到了部分吸食毒品的朋友,并在他们的怂恿和引诱之下也开始参与。

  “当时只是知道海洛因的危害非常大,不能沾,觉得K粉、麻古和冰毒偶尔玩儿无所谓。”在李勇看来,这些貌似毒性较小的新型毒品并不会导致特别严重的后果。“接触的朋友都在玩儿,你不参与的话就显得不合群了。”李勇这样回忆自己当初的想法。

  在混迹于赌场和夜总会期间,李勇也开始通过放高利贷的方式赚钱,直到有一次,一位借贷者没有及时还款,李勇的资金周转出了问题。为了能够尽快的回笼资金,李勇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携带1000粒麻古到济南贩卖,并在交易现场被当场抓获。最终,被法院依法判处15年有期徒刑。

  “只知道自己干的是犯法的事,但没想到会判那么重”,法律意识淡薄的李勇直到现在才知道贩卖毒品的严重性。

  同样进错“朋友圈”的张军第一次接触毒品时只有22岁,当时在夜总会里出于好奇心接触到了摇头丸,“当时感觉很刺激”。很快就从摇头丸发展到冰毒。

  在自己和朋友吸食毒品的过程中,也开始有其他人找到张军,希望能够从他这里拿到一部分毒品,张军告诉记者,自己先后参与贩卖的冰毒大概有20克。最终,因为从张军处购买毒品的人被抓获,张军也被供述出来,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有时候张军会恨第一次给自己介绍毒品的人,但是更多的时候,张军后悔自己没有把握住。“以前觉得20来岁可以折腾一下,年轻就是资本,犯了错误也无所谓”,张军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诫更多的年轻人,“违法犯罪的事情一点都不能碰,你觉得你能把握,但最终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来自一个农村单亲家庭的王强,生于1991年,才刚刚23岁。在采访中,他几度因为想起自己的母亲而哽咽。王强说,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这期间也攒下了几万块钱。后来因为怕苦怕累便不上班,但家中劳作的母亲却丝毫不知情。

  辞职后王强开始跟随自己接触到的一群朋友出入夜总会、宾馆,也逐渐沾染上了毒品。“当时经不住诱惑,也没觉得是特别严重的事情。”购买毒品的花销是巨大的,短短半年的时间,王强就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为了能够满足自己吸食毒品的需要,王强开始以“以贩养吸”,直到被抓获。

  山东省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李强告诉中新社记者,近年来涉毒人员逐年增多且年龄呈现出下降趋势。据统计,目前在山东省监狱服刑的罪犯中,“80后”占到了38.6%,“90后”占到了8.8%。涉毒类罪犯中“80后”、“90后”比例更高,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