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为息访“招安”访民 不如回归法治渠道

2014年06月27日 10:5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成都青羊区信访局去年10月推出新举措,聘用访民李华成担任“信访调解室主任”,调解、抚慰访民情绪。信访局称李的上访经历令他更了解访民心态。但这一创新举措只持续了4个月,工作的无力感、访民朋友的疏离以及意识到自己也是维稳对象后,李华成辞去了这一职务。

  正常的信访工作,不应该是让访民去思考,而应该是信访干部去了解访民的心态与诉求,进而根据这些诉求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办法。就像城管摆摊卖货体验小贩心态一样,当城管扮演的小贩的摊位被同行给清理了,他就会体会到他清理小贩摊位时对方的心态。显然,该信访局是换错了角色,这种做法不是去帮助访民解决问题,而更像是在掩盖问题。

  ——傅万夫

  “招安”访民,对当地政府来说,不仅少了一个难缠的上访者,还“化敌为友”,多了一个帮政府去劝说访民的人,似乎是不错的结局。其实不然。被“招安”的访民如今也已“辞职”,这足以说明,“招安”访民息访并非治本之策。如果信访者的问题不被解决,那做什么都是白搭。毕竟,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招安”访民是在耍流氓。要解决问题,则要回归法治渠道。事实上,要事事回归法治渠道其实并不难,只要相关的信访信息足够公开透明,公众可以监督,地方政府想不回归到法治渠道都难。

  ——龙敏飞

  要想杜绝访民被“招安”的黑色幽默,必须对现有信访制度进行彻底而系统的改革。笔者认为,应尽快将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职能,从信访制度中剥离出去,将其彻底纳入司法救济的范畴之内。一则为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的信访制度减压,二来可以树立司法救济的权威,将公民的权利救济纳入到法治的框架之内,从而解开公民“信访不信法”的恶性循环怪圈。这才是信访走出制度困境的根本之策。

  ——石敬涛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