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法院网络实时直播庭审 以公开倒逼公正

2014年07月12日 04: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现在开庭,传罪犯吴英到庭!”7月11日上午9时,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备受关注的吴英死缓减刑案在浙江省女子监狱开庭审理。

  这不是记者在法院看到的庭审现场,而是来自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法公开网”的网络视频。所有关注此案的人,都可直接点开视频观看庭审。

  不是因为吴英案举国关注才有这样的“待遇”。事实上,所有浙江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可同步看到庭审网络直播。

  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观看法庭审理全过程——让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近年来,为扩大庭审公开范围, 让更多的百姓看得见,浙江法院广泛运用了电视、网络、广场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庭审过程。“公民不需预约,可以随时‘走进’浙江任何一个法庭,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理的案件。”

  截至目前,浙江法院1783个审判法庭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在全省90个看守所建成了92个远程视频提讯室,所有开庭案件都可以实现同步全程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处处长姚海涛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庭审是法院案件审判的核心,集庭审记录、证据展示、数字化影像采集、处理、存储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法庭,“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至今,全省累计保存的录音录像资料已超过108万份”。

  在姚海涛看来,这一切等于给庭审管理和庭审公开“装上了动力强劲的引擎”,不仅可以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法庭的全部审理过程,也可以让审务督察人员随时对法官庭审活动进行督察。

  从2008年以来,浙江三级法院全部实现网上办案,从立案、审判、执行到案卷归档、移送等工作流程环节全部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各个办案节点的相关信息实时录入,每日定时经由中级法院的数据分中心汇集到省高院数据中心,实现对各级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控。

  至今,浙江法院已开通覆盖全省三级法院直至基层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建成了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全省法院数据中心和全面覆盖、集中监管的数字法庭统一管理平台,开发了100多个应用系统,构建了网络全互联、业务广覆盖、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用的法院信息化体系。

  到目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数据中心已汇总了800万个案件全部办案流程的40亿项信息点,100万余件案件庭审录音录像资料和所有已归档案卷的电子卷宗。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魏新璋说,这些数据和资料,加强了法院的内部审判管理,更为对外司法公开奠定了基础。

  以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为例,截至今年6月30日,浙江全省法院累计在互联网公开的裁判文书已达120万余份,其中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就有35万份,占到该网公布文书总数的21%,位居全国法院之首。

  据介绍,到目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梳理出的各类公开的裁判文书多达248种。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不宜在互联网公开的以外,全省法院作出的、反映案件实体审理结果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律上网公开。

  与此同时,全省法院还多次组织公众开放日。今年以来组织的开放日活动就有200多次,累计已超过3000次。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多达800余场。今年,省高院还建立了每月至少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制度,使得新闻发布常态化。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魏新璋说,要让浙江法院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个节点都能随时看到。姚海涛说,公正不仅要实现,还要让人们看见。

  从网上立案到网络视频庭审——让打官司不再麻烦

  打官司很麻烦。从立案到审判,对许多当事人来说,都迫切希望知道,每一步法院是如何回应的?材料的审查,到了哪个程度?诉讼的流程走到了哪一步?这常常让当事人和律师焦虑。

  但在今天,浙江法院受理的案件,当事人只要登录网络,点点鼠标,或者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查询。

  姚海涛介绍,为了避免一些基层法院的“选择性公开”,浙江省高院借助互联网和云技术,搭建了集预约立案、公告送达、庭审调解、案件听证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办案平台,从信息公开到诉讼服务,将全省法院应公开的司法事项“一网打尽”,全部置于阳光之下。“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查得到信息,寻得到帮助,看得到过程,等得到结果。”

  据介绍,当事人不仅可以“网上立案”,还可以进入网络法庭,远程参与诉讼。只要诉讼当事人双方同意,事实简单清楚、争议不大的如物业、交通事故赔偿、网购纠纷等案件,法官可以组织网络视频庭审。法院还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当事人只需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扫一扫”诉讼费交款通知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查看案件案号、当事人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诉讼费缴纳专属账户、开户银行、诉讼费金额、收款单位、费用类型等信息,点击交费即可完成缴纳。

  “根据执行案号,当事人可查询了解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当事人信息、执行组织信息、财产调查信息、执行措施信息、送达信息、执行异议、委托执行信息等45项信息以及涉案执行的进度。”姚海涛称,除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等个别案件外,所有执行案件的财产查询、控制、处分、程序流转、执行措施等基本情况都在网上即时公开。

  魏新璋说,司法信息公开的全方位、全过程,就是要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众目睽睽之下,法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公开倒逼法官提高审判质量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认为,司法信息公开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到、听到、感受到司法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赢得公众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同时,公开也倒逼法官提高责任意识和司法能力,提高审判质量,进而提升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

  齐奇坦言,有的法官对公开有一些消极情绪,可能是怕添麻烦,有一些则是因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但实践表明,在众目睽睽之下,法官必须让自己的言谈举止比较严谨,符合法律的要求”。

  齐奇回忆,过去有的法官,会因为情绪冲动说粗话,“但现在很少了,因为都会被光盘记录在案”。

  公开形成了一个倒逼的机制,促使法官改进自身的业务能力、作风和素养。

  网络司法拍卖如今已在全国法院推广,第一个尝试网络司法拍卖的,即是浙江省高院。过去,因为串标围标、低价拍卖牟利、暗箱操作,传统拍卖屡受诟病。2012年6月,为最大限度推进执行标的物处置的公开透明,浙江法院将执行标的物上淘宝网进行公开司法拍卖。不料,此举竟引来了当事人、网民和中小微企业界的一致叫好。

  “淘宝网上司法拍卖,真正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零佣金。”齐奇说,降低了拍卖成本,提高了债权清偿率,同时也有效地杜绝了暗箱操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浙江全省105家法院中,有103家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完成拍卖6150余件,拍卖标的物从车辆、机器设备、住宅、厂房、商业用房到土地、公司股权、银行股权,以及工业原材料、废旧物资、金银饰品等几乎所有的涉诉资产,成交拍品的平均溢价率达到48.62%,总成交额119亿元,并为当事人省下了2.6亿元佣金。

  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2013年,浙江法院新收案件108万件,结案107.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0.6%和11.3%。一线办案法官年人均结案185件,是全国平均数的2.3倍。同时,生效裁判息诉率达99.2%,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本报杭州7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董碧水 通讯员 王华卫

【编辑:程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