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送礼“成群结队”的壮景该终结了

2014年09月05日 14:2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从县级领导到科级干部,每逢年节“争先恐后”“成群结队”给县委书记送礼;县委书记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再到“谁不来送不放心”,并“边收礼边交公”以避责。双方均称对当地的“风气”感到“无奈”:“不收不送,工作不好开展”。安徽省高院近期对已争议两年之久的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9月4日新华社)

  不管你愿不愿正视,不少地方曾陷入对腐败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有的官员一边公款吃喝,一边却大骂社会太腐败;有的官员台上大谈反腐败,台下却疯狂腐败;有的百姓极度反感腐败,但遇到自己求职、升迁等节骨眼上,却又急忙请客、塞钱给官员……

  君不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 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礼得“争先恐后”,甚至“结伴前行”;企业给行政主管部门、下级给上级送礼,甚至要罗列清单……所以,每逢年节,一些中心城市往往堵得一塌糊涂;一些官员收礼,那是相当心安理得,甚至出现“谁送礼我不记得、但谁不送礼我却记得清楚”的邪乎事。

  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严禁节日的腐败现象。而且,送礼、收礼又涉嫌行贿、受贿罪。譬如,在曝光的萧山80多名“干部送礼”事件中,有一名干部曾3次与其他干部“结伴而行”,共同送给时任县委书记毋保良4.8万元。这早已到了刑事问罪的“界点”,但送礼和收礼的却“浑然不知”。送礼“结伴前行”,可见当下一些官员对腐败行为的认知和个体道德耻感,已经沦陷、蜕化到何种程度?!

  但是,对腐败“集体无意识”,以及某些官员道德耻感的蜕化,这是任何文明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前不久,人民论坛杂志推出的一份调查显示:官场腐败超出了老百姓的容忍底线。

  干部送礼“成群结队”的成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源自权力运行不透明,不受约束,尤其是干部选拔使用动辄搞“一言堂”,它如同一根魔杖,必然诱使甚至变相逼使干部、乃至下属机关单位,要拿钱“开路”,为个人的升迁和单位好办事铺平道路。

  其二,源自对腐败的无度容忍。像新加坡等廉洁度较高的国家,除了完善制度设计外,“零容忍”几乎是反腐的不二法门。但在我国,对公款吃喝、公车浪费,和节假日送礼、收礼行为,多是“集体无意识”。即便反腐,但往往也是“隔墙扔砖头——砸到谁算谁”。如此,腐败只能如同罂粟花儿,虽是毒品,却能在不少地方娇艳地怒放。

  可见,终结干部送礼“成群结队”的壮景,无非是尽快完善制度设计,让权力透明、再透明,再就是对任何腐败“零容忍”,威慑整个社会、尤其是官员不敢铤而走险,进而慢慢培植和养成廉政文化。官场这块土壤干净了,才不会孳生“苍蝇”,进而成长为“老虎”。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