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双胞胎判决书”背后隐藏着什么

2014年09月17日 14:5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一份是当事人手中“发回重审”的二审裁定书,一份是同一案号、公布在最高法“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维持原判”判决书,两份裁判文书相差3个多月。当事人认为“双胞胎判决书”存在徇私。15日,该案的审判长、河北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史占群法官称,上传“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判决是错的。(9月16日新京报)

  二审“维持原判”终审判决书1月份已经挂上最高法“中国裁判文书网”,意味着该案已经走完诉讼程序,4月份却给当事人发出同一案号的“发回重审”裁定书,诉讼程序依然进行得难舍难分,出现如此“双胞胎判决书”,堪称司法审判史上的“奇葩”。

  即使是作为法律外行都不难想象,法院作出司法判决书,得经过书记员、审判长的仔细校对、校验,上传到裁判文书网更少不了法院相关审核部门校核的程序,更重要的是,一起案件怎么可能起草两个版本的判决书?难道法官断案采取“二选一”模式,未经审理事先起草截然相反的两种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年初正式实施。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最高法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此举主要就是促进阳光审判,让法官、法庭、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置于社会大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形成相应的约束力,遏制、减少甚至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更有力地确保司法公正。

  “双胞胎判决书”的背后,是否存在用虚假法律文书应付公众舆论监督,为一方当事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嫌疑?希望有关方面果断介入调查,解开公众心头之疑。范子军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