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陪审员只参与事实认定符合司法规律

2014年10月29日 04: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陪审员只参与事实认定符合司法规律

  专家称人民陪审员未必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是对司法实践作出的针对性举措

  《决定》指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目前参与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参审模式,在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既负责事实审,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

  事实审是指人民陪审员只注重事实认定,对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这样做是因为案件的事实认定很多时候需要依据生活常识来判断,人民陪审员大多来自与案件相关的各个行业,对案件的相关背景比较熟悉,对案件的审判工作有很好的补充功能。法律审是指人民陪审员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案件作出审理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认为,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人民陪审员非专业法律人士,未必能对法律条文形成准确的理解,所以在案件审判中有时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基于此,《决定》提出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是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的针对性举措。

  具备专业背景陪审员可提法律建议

  焦洪昌称,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更符合司法规律。将来在疑难案件中,法院应多挑选具有更多经验的人民陪审员参与,但人数不宜过多。

  陈卫东表示,在近些年的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不仅体现了司法的民主和公开,对一些案件的客观公正审判发挥了很大作用。虽然《决定》指出人民陪审员将只参与事实审,但对于一些重点案件,如果人民陪审员具有该案件的相关专业背景,又是法律专业出身,可以考虑对法律提出建议。

  新京报记者 邢世伟

  人民陪审员: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满二十三周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编辑:卢岩】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