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季建业以商谋利:光鲜政绩背后留一地鸡毛(图)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1月17日 13:3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16日,季建业在庭审现场,与以前在任相比,显得老态龙钟。 新华社发

  “突破了原则底线,迷失了权力界线,放松了思想防线”,三线失守导致自己走到今天的下场,1月16日,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一案在烟台中院一审公开审理,说到痛处,季建业泣不成声,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庭上,季建业被指控受贿1132万元,法庭将择日宣判。

  被指控受贿1132万元

  16日的烟台冷风刺骨。早晨8点10分,烟台中院门口的法警已经到位,人们在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候公交上班,知道这里即将审判“大老虎”的市民会探头望一望。

  8时30分,庭审开始。这位曾主政江苏省会南京的市长坐到了审判席。与此前公开的照片相比,此时的季建业显得有些老态。2013年10月17日,中纪委发布消息,季建业接受调查,距昨日一审,已经有15个月。

  法庭调查前,季建业回答审判长,表示不申请回避。

  烟台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季建业在苏州市吴县、昆山、扬州、扬州、南京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等七个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项目开发、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帮助;利用其担任中共扬州市委书记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违规承揽项目提供帮助。1999年底至2012年10月,季建业直接或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32万余元,应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建设腐败”占受贿九成

  检方共指控了季建业七起犯罪事实。

  最大受贿金额来自徐东明。起诉书显示,1992年下半年至2009年这长达17年的时间里,季建业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的请托,为其调任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总公司项目合作部经理、承揽昆山宾馆设备供应项目、开发某房地产项目、竞拍江都市宁通高速公路附近土地提供帮助;为其公司违规承揽太湖文化论坛办公大楼空调设备供应项目提供帮助。

  “付出”是有“回报”的。2000年至2009年,季建业本人或通过其妻、女、弟先后收受徐东明给予的人民币770万元、价值人民币十余万元的空调数套,以及价值人民币7万余元的装修材料,共计折合人民币789万余元。

  1995年至2011年,季建业接受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张学仁的请托,为其妻调动工作等事项提供帮助。2010年6月,经张学仁决定,季建业以低于市场价50万余元的价格购买了吴中经济开发区旺山墓区墓穴用地153平方米。

  综观针对季建业的七项指控中,有六项涉及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季建业在苏州、昆山、扬州、南京等地任职期间,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提供帮助,收受他人钱财。“建设腐败”占其涉嫌受贿总额的九成。

  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12时8分,审判长宣布休庭。此时,烟台上空飘起了雪,不时有人拿起相机拍照,但常居南方的季建业显然无法欣赏这难得的美景,对他的审判还要继续。短短一小时后,13时,审判长即宣布继续开庭。

  “季建业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其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表示。

  季建业的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季建业犯受贿罪的罪名没有异议,但对指控季建业的部分受贿犯罪事实及犯罪数额的认定提出异议,并提出季建业有坦白、自首、认罪、悔罪、退赃、人身危害性较小等从轻处罚情节。

  季建业本人的认罪态度则较好。在最后陈述时,季建业表示知罪、认罪、悔罪,尊重法庭依法审判,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16日,省检察院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案件直击,季建业当庭泣不成声,承认“突破了原则底线,迷失了权力界线,放松了思想防线”,三线失守导致自己走到今天的下场。

  14时55分,审判长宣布休庭,将择期宣判。法警将季建业带出法庭。

  庭审结束后,记者在法院门口见到几名自称为季建业亲属的人,他们表情凝重,有人眼中噙着泪。“庭审非常顺利,依法进行,控辩双方都发表了各自看法”,季建业的辩护人谢望原对媒体说。(记者 马云云)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