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到百分之一 专家:立法保护

2015年05月09日 08:5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记者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儿童道路安全媒体沙龙活动上了解到,过去十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然有超过1万名15岁以下儿童因交通意外伤害而死亡,道路事故致伤亡的儿童中38%是行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增高垫可将危险降低60%,但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际使用率仅为0.04%。

  与会专家指出,改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针对包括超速驾驶、酒驾、头盔、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等重点风险领域进行立法并严格执法,完善道路建设,并规定厂商必须生产具备适当安全配置的车辆,建立起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保障体系,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由道路交通伤害引起的儿童死亡。

  道路交通事故成少儿首要死因

  道路交通伤害是导致全世界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每年,全球有超过18万名18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也就是每天500余名,其中男童是女童的2倍。事实上,道路交通伤害是所有5岁以上儿童的四大死因之一,是15岁至17岁儿童的第一大死因。

  在全世界道路交通伤害的受害者中,9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近3倍。在全球15岁至29岁的年轻人以及5岁至14岁的男童中,道路交通伤害均为首位死亡原因;在5岁及以上的女童中,道路交通伤害也位列五大死亡原因之一。

  2013年中国妇幼死亡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继新生儿死亡和传染病死亡之后,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在内所导致的伤害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死因,并同时是1岁至4岁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

  2013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显示,3994名18岁以下儿童死亡,17955名儿童受伤。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执行总监崔民彦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我国,道路交通伤害占意外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例,从2005年的15.3%增至2012年的25.3%。

  38%道路事故伤亡儿童是行人

  当前,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正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司法鉴定所所长林淼告诉记者,每年中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世界卫生组织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每年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或者死亡的儿童中,38%是行人。在道路交通伤害致死率较高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所使用的道路往往有多种交通工具混行。乘车儿童占交通事故死亡儿童的36%,这些儿童中的大部分来自于高收入国家。其他每年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儿童多是在乘、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时,没有佩戴头盔。

  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看来,单个措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他建议采取多重措施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具体包括控制速度、对酒驾零容忍、严格执行自行车和摩托车头盔规定、强制所有乘客系安全带及儿童使用安全座椅、提高行人的安全性、提高道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通过分级驾照等措施)提高司机的安全性。

  安全座椅使用率仅为0.04%

  “发生碰撞时,如果车内儿童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他们遭受致命伤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1岁以下婴儿致命可能性降低70%,1岁至6岁幼儿致命可能性降低54%。然而,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尚不足1%,其实际使用率仅为0.04%。”林淼表示。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机动车辆安全研究室副主任周文辉认为,儿童是易受伤害的交通参与者,90%以上的事故都有人的原因。儿童需要更加特别的保护,如专用安全座椅、强化监护人的职责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中国针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立法,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划定学校安全区,包括采取一系列减速措施、划定步行区、指定安全上下车地点等;为儿童设立远离公路的游戏场所;同时鼓励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乘坐符合国标的校车上下学。

  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已经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国家,强有力的法律、严格执法以及强化道路安全设施和车辆安全配置等因素均发挥了作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卫生与营养及水和环境卫生处处长谢若博指出,通过完善并落实道路安全法规,我们可以避免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悲剧发生以及由此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记者 王开广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