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香港文学:在边缘地带艰难行走(组图) (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6月20日 14: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香港文学:在边缘地带艰难行走(组图)(2)
西西。来源:深圳特区报

    1

  南下文人曾给香港文学带来新景象

  一般追溯香港当代文学的源头,大多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南下文人、作家来到香港后从事文学创作开始。南下文人、作家一批是1923年到1937年,一批是四十年代末。这些南下文人、作家,有的描写香港位处南方“蛮”的一面,抒发对香港被割让的情感,但也有不少开始思考香港本土文化的价值,并留守香港,为香港带来新的文化景象。

  “南下文人、作家中,他们或客居香港,如张爱玲,或定居香港,如许地山,或路过香港,如鲁迅。这些作家与香港发生最密切联系的时期就是抗战爆发后。张爱玲在这个时期写了《天才梦》,萧红在这里写了《呼兰河传》,戴望舒又写了一系列诗歌,茅盾跟香港关系也很密切,他在此创作了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和《腐蚀》。”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作家小思向记者介绍。她著有《香港文学散步》,专门研究香港文学史、香港文化史。

  南下文人对香港文学影响深远,比如当时出现的《文艺新潮》、《人人文学》等期刊,除引进西方文艺消息外,也为作家提供发布作品的渠道,推动文学发展;同时一批人进入大学从事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如于香港大学的许地山,这些人推动了香港文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刘以鬯、张爱玲等人写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让香港文学因为有了领军人物而不至于籍籍无名。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