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偷渡活动日趋专业化 珠澳合作保障边境建设与安宁

2013年07月30日 09:04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26日,记者随珠海边防支队马骝洲边防工作站官兵一起环珠海澳门边境一线海域进行日常治安巡逻。前不久的7月20日,这里刚刚举行澳门大学交接仪式。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东部的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正式由澳门特区政府接管,自7月20日起校区内依澳门特别行政区之法律实施管辖。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为保障这些工程顺利进行及边境安宁,珠澳警方协力合作,建立珠澳边境警务合作新机制。

  港珠澳大桥建设迎来新挑战

  港珠澳大桥起点是香港大屿山,跨越珠江入海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策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6年完成,投资超过700亿元。港珠澳大桥是珠澳边境在建的最大工程项目,以港珠澳大桥、澳门大学等为代表的项目建设也促使环澳门周边水域各类日常海上作业船舶超过500艘、日均过往船只数千艘次,施工船只数量众多、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如果不对其有效管控,极易被偷渡团伙利用作为掩护。这些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使得珠澳周边海域生产作业活动空前活跃,给珠海澳门边境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通过大走访和爱民固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群防群治的警民联动基础,仅我一人结对联系的港澳流动渔船就有210多条,这些渔船都是咱们边防支队的义务治安员。”7月26日,记者在采访中,马骝洲边防工作站教导员陈国荣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年3月,珠海边防支队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一条驶往澳门的小木船突发故障快速进水,“蛇头”独自跳海逃跑,官兵们迅速赶到并将船上5名准备偷渡澳门的偷渡客救起,而报警的正是一条从附近经过的流动渔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支队共查获17宗偷渡澳门案,抓获偷渡人员115人。仅驻守在湾仔内港的马骝洲边防工作站,就查获了6宗偷渡澳门案,抓获偷渡人员22人。

  偷渡活动日趋专业化

  因珠海和澳门沿海码头、港口众多,珠澳边境海域绵延691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处处都是通向澳门等境外的“大门”。

  “尤其是珠海与澳门两地海域退潮时,最近的水上距离仅有10多米,一些境内外不法分子倚仗珠海水道密、浅滩多等特殊地理条件,以‘安全、快捷’为幌子,屡屡组织诱导偷渡人员冒险出海,从中牟取私利。”珠海边防支队边境科科长沈建留向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在粤澳合作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横琴大开发和港珠澳大桥建设,珠澳水域作业船舶和施工人员数量日趋庞大复杂,加之偷渡组织日益集团化、专业化和职业化,边境偷渡活动也随之呈现出持续活跃的趋势。

  为此,驻守在珠澳一线海域的珠海边防支队进一步完善反偷渡常态化模式,实施岗哨前移、海上实时作战指挥的策略,将两艘150吨级的巡逻艇定点锚泊在珠澳一线海域的两大咽喉要地,通过艇载雷达设备对环周边水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同时配以机动性强的附属艇,投入重兵在边境核心区域布下3道防线,在提升威慑力的同时实现管控触角的有效延伸。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支队查获偷渡澳门案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6.7%,涉案人员下降13.3%。

  建立珠澳合作新机制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47次粤澳反偷渡联席会议上,珠海边防支队与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就共同建立珠澳警务综合平台、强化优势互补达成共识。

  澳门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粤澳一体化和珠澳同城化发展条件下,建立完善“一国两制”条件下珠澳边境警务合作新机制,既是应对珠澳边境治安形势变化的现实需要,更是珠澳同城化发展赋予的时代使命,两地警方今后将在共同应对海上公共突发事件、防范打击跨境犯罪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目前,珠海边防支队已于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等部门建立了边境联络及警务沟通渠道,双方的边境联络官和警务联络官可直接沟通往来。海上“点对点”信息通报、重要信息互动共享、珠澳海域联合清查等机制日益完善。

  在加大边境管控力度的同时,珠海边防支队认真研究偷渡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与澳门警方的联动联合管控,健全联勤联防机制,积极推进海上联合演练,实现警务无缝对接。今年以来,珠海边防支队就与澳门海关开展大规模海上联合清查行动13次,日常联合执勤321次,为珠澳边境一线海域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