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邵逸夫生前加入临终关怀计划 避免家中离世后遗体被解剖

2014年01月09日 15:2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邵逸夫生前加入临终关怀计划避免家中离世后遗体被解剖
游客在香港星光大道上邵逸夫的纪念牌匾前留影。记者高鹤涛摄

  本报讯 (记者廖靖文、杨洋)邵逸夫生前加入了医院的临终关怀计划,免去在家中离世后遗体需解剖之既定程序。这是本报记者从香港联合医院获悉的。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大批媒体仍等候在暂时停放邵逸夫遗体的联合医院门口,其追思会与葬礼的举办时间尚未对外公布。

  按照香港现行程序,任何人若非在医院离世,须向警方报备。联合医院表示,7日早上,邵逸夫是经其私人主诊医生、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袁国勇报警召救护车送抵该院急诊室的。而在此前,邵逸夫已通过袁国勇医生联络并参加了该医院的“家居晚晴”计划,该计划主要是服务末期器官衰竭或癌症病人,病人经该院怀安科医生评估后,可按照自己及家人意愿,选择合适的家居环境安享临终前的最后一段日子。

  联合医院发言人表示,参加该计划的病人会获医生预先签发文件,当病人在家过世时,家属可根据文件上的医生指示,安排送往指定急症室,再由医生进行确认死亡的程序及签发死亡证。邵先生通过参加计划可免去在家中离世后需解剖验尸之既定程序。

  “邵逸夫奖”评审会副主席杨纲凯谈邵逸夫晚年最大创举

  90岁涉足科技 设邵逸夫奖

  又讯 (记者廖靖文、杨洋)“成立一个高层次、国际化的科技奖项。”10年前,年过九旬的邵逸夫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自此,邵逸夫将晚年的大部分精力转移到邵逸夫奖的工作上,至今动用了约2.4亿港元,表扬了54名各国科学家,当中7人获颁邵逸夫奖后再夺得诺贝尔奖。

  昨日,邵逸夫奖评审会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院长暨物理学教授杨纲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说,邵逸夫很尊重学者专家意见,不干涉具体评选,令邵逸夫奖在学术界获极高评价。

  广州日报:您参与了邵逸夫奖的设立,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吗?

  杨纲凯:当时邵逸夫已经90多岁了,但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成立一个高层次、国际化的科技奖项,不是只有中国人自己的奖项。不同于影视娱乐行业,他对自己并不熟悉的科技领域充分放权,只是做了一个高层次的决定,确立一个大方向,至于具体执行的问题,就找来杨振宁担任评审会主席,日常的工作会议等则由他的夫人、邵逸夫奖基金会主席方逸华参与。方逸华对邵逸夫奖项的评选表示了最大的支持,却从来没有干预过奖项的具体评选。

  广州日报:设立奖项为何选择数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未来评选领域是否会拓展?

  杨纲凯:当时这三个学科在近十几二十年时间里都发展得非常迅速,有很多新的发现,但数学、天文学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大奖,所以选择在这三个领域设奖。而物理、化学两个学科,我们考虑到和诺贝尔奖的重复,就没有设立。其他方面的文学、艺术因为争议比较大,意见很难统一,所以也排除了。

  邵逸夫奖非常重视评选的持续性,不会今年在这个领域评,明年在另外的领域评,所以目前没有考虑其他学科的评选。

  谈建立:邵逸夫层层放权

  广州日报:如何保证评选严谨和独立?

  杨纲凯:邵逸夫奖的评选涉及理事会、评审会、学科评审会三层机构。理事会成员为5~6人,负责决定宏观的方向和评选条例。评审会负责确立规则,也不参与具体评选,因此即使是杨振宁个人也不会对自己不在行的领域的评选发表意见,真正决定获奖人名单的是三个学科的评审会,分别由5~7位该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向总评审会提交的获奖人名单都是完全确定的,并不存在两个候选人中二选一的情况,这也保证了获奖结果的专业和公正。

  广州日报:邵逸夫奖与世界上其他科技奖相比有什么不同?

  杨纲凯:有,比如诺贝尔奖的评审是瑞典皇家委员会,这是诺贝尔先生设立奖项时指定的,因此一直沿袭下来,但并不能代表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而邵逸夫奖的评委是从全世界相应学科最优秀的科学家中挑选,并且不定期更新替换,吸纳不同领域的评审意见,从而有一个更具代表性也更健康的评选机制。

  广州日报:会否担心邵逸夫的离世对邵逸夫奖的评选有影响?

  杨纲凯:我们大家都感到很惋惜,但邵逸夫先生早就做了很好的安排,建立了一个很专业的制度,我相信邵逸夫奖会一直延续下去。

  谈评选:全球范围内招评委

  邵逸夫巨额资助5大学

  热心香港教育事业

  邵逸夫巨额资助5大学

  又讯 (记者廖靖文、杨洋)除了捐资逾50亿港元资助内地教育外,邵逸夫早在1967年开始就热心香港当地的教育事业,经本报记者统计,香港中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捐助的建筑,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均获邵逸夫捐助达数亿港元。香港大学除了以邵逸夫本人命名的建筑外,他还以其兄邵仁枚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建筑。而与邵逸夫渊源最深厚的是香港中文大学。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发言人向本报记者介绍,邵逸夫先生是该校终身校董、逸夫书院创办人,该校同仁对邵逸夫先生逝世深表哀悼。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表示,“邵博士的辞世令香港失去了一位慈善家,但他的成就及对社会发展的不朽贡献,除鼓励了年青一代外,亦为大众树立回馈社会的榜样。”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