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减糖”预算案200亿惠民 中产阶层称好过无糖

2014年02月27日 1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6日公布新年度财政预算案,并修订2013至2014年度的政府收入预算为4478亿元(港币,下同),较原预算高出127亿元;年度盈余则为120亿元。截至下月31日,港府财政储备预计为7459亿元。尽管港府财政盈余较对上一个财政年度的649亿元大幅缩减,曾俊华仍建议向市民“派糖”,包括宽减税项、差饷;免租及向长者、综援受助人等弱势社群“出双粮”,但涉及的总金额却由去年的330亿元缩减至200亿元。

  曾俊华昨日在立法会宣布新年度预算案。他指出,受环球经济不稳影响,2013至14年度利得税收入较原来预算减少115亿元,但薪俸税收入则较原来预算高出40亿元;卖地收入亦较预算多151亿元至841亿元;整体政府开支则修订为预计4358亿元,较原来预算少42亿元。

  曾俊华预测,2014至15年度的政府经营开支预计为3250亿元,较2013至14年度的修订预 算减少138亿元,即4.1%,主要因为缩减一次性纾缓措施规模,及减少向特定基金作出一次性注资。经常开支占经营开支逾94%,合共3074亿元,较2013至14年度的修订预算增加223亿元,即7.8%,反映政府对民生服务的持续承担。

  推5项一次性纾困措施

  曾俊华建议推出5项一次性纾困措施,以纾缓市民的财政负担,包括宽减2013至14年度75%的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1万元,全港174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约92亿元。他又宣布宽减2013至2014年度75%利得税,上限同为1万元,全港12.6万名纳税人受惠,政府收入将减少约10亿元。有关扣减会在2013至14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

  至于今个财政年度获全年宽免的差饷则会减半至2014/15年度的2季,但每户每季上限仍维持1500元,估计约310万个物业受惠,政府收入将因而减少约61亿元。

  在基层人士方面,政府会为须向房委会缴交额外租金的租户缴付单位1个月的基本租金;至于香港房屋协会乙类单位的非长者住户,政府会为他们缴交1个月租金的三分之二,有关措施涉及约10亿元开支。

  同时,预算案亦宣布继续向领取综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及伤残津贴的人士发放额外津贴,金额相当于1个月的相关津贴额,涉及约27亿元额外开支,约120万人受惠。曾俊华指出,5项一次性纾困措施加上预算案其他措施,将可为本地生产总值提供0.7%的提振作用。

  曾俊华指出,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扶贫助弱措施,社会反应正面,但市民亦期望政府能够体恤其他阶层人士,故除了一次性措施外,亦建议提高供养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税额,惠及约55万名纳税人,政府每年税收因而减少约3亿元。

  提高父母免税额至4万

  他建议供养60岁或以上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税额,将由原来的3.8万元增至4万元;供养55至59岁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税额,由1.9万元增至2万元;与该些父母或祖父母连续全年同住的纳税人所享有的额外免税额,亦会按同样幅度增加。如果父母或祖父母入住安老院舍,长者住宿照顾开支的扣除上限,则会由现时的7.6万元增至8万元。

  曾俊华强调,经常性及一次性纾困措施,各有特定的效用,后者是因应每年的经济及财政状况作出调整,“增加经常开支是为了落实新政策、开设新服务或改善现有服务;一次性纾缓措施,主要是协助市民应付眼前的经济压力,发挥反周期的提振作用,有助稳定经济,保障短期就业。”

  中产:减甜好过无糖

  针对这次财政预算案中,取消电费补贴、宽免差饷4季缩减至2季、但保留退税优惠,并增加父母免税额,不少中产人士表示,没有期望预算案“派糖”,当然“派糖”总比不派好。担任会计师的何景临指,中产人士一般能够“自给自足”,并非需要直接支持,反而退税及提高供养子女免税额等,可减轻中产税务上的负担,会更切合需要。

  月入4万元的沈女士希望政府能提高供养子女的免税额,因现时花在子女教育上的开支不少,沈女士透露,每月花在2名子女兴趣班的支出达五六万元。沈女士又不满政府一方面鼓励市民生育,但却不提高子女免税额,行为矛盾。

  任职I.T工作、月入5万元的陈先生认为,政府应投放更多资源于教育和医疗上,如自己身处的荃湾区,小学学额已经相当紧张,期望政府做好教育上的计划。他又指,若政府把资源投放在有需要的人、或有利香港的长远发展上,即使“减甜”亦能谅解。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