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中大(深圳):传承育人本色 放眼国际视野

2014年06月27日 15: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港中大(深圳):传承育人本色放眼国际视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摄影:计梦慧)

  6月进入末尾,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高考又将千万个莘莘学子送入大学校园,开始他们新的人生旅程。不久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入学测试,近800名广东籍考生参加测试,为这火热的高考季增添一份热度。

  与港中大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和制度:全球招聘教师、开设特色专业、兴办通识课程、实行书院制度....。。这些特点让香港中大(深圳)这一传说中的“贵族学校”在内地大学中显得“与众不同”,从筹办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关注。

  服务国家发展 为改革先行先试

  “珠三角特别需要高等教育。”在大学的选址上,徐扬生校长和他的团队做了近三年的调查。“内地高等教育资源很不平衡,北京有37所高等院校,广东不到10所;设在北京的国家级研究所超过200个,深圳只有1个。”徐扬生深觉高等教育资源的多寡事关经济社会的兴衰。“深圳如果不发展高等教育,会对未来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多数港商在深圳当地创办和投资企业,香港与深圳的经济社会互为关联,深圳经济的不稳定,也会影响香港的发展。

  为顺应香港中文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这所高校把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搬”到深圳。不过这一落地可不仅仅如搬家那么简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国内学子带来了港中大传统的办学理念、学术精神、管理制度,更是结合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力求完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

  同时,香港中大(深圳)承担着重大的使命——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贡献。“高等教育改革,国家讲了很多年,但是怎么做还需要‘先行先试’。”在徐扬生看来,香港中大(深圳)就像是一个“试验田”,带着改革者的风范与勇气摸着石头过河,为内地高校改革提供示范。

  引入社会办学 理事会管理学校

  “创办学校如同孕妇待产,一分钟都不能马虎。” 1997年,在美国香港任教多年的徐扬生深切感受到内地与香港的巨大差异,这份差异无疑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落地”备尝艰难。

  他举例解释,与大多数内地大学的管理办法不同,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办学。

  理事会制度最大的特色是引入了社会力量。“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作用巨大,社会应当担起管理学校的责任。”徐扬生分析认为,办学引入社会力量一方面监督学校办学,让学校的办学效果得到社会的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学校亦可借助社会力量帮助学校办学、改善设施环境。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成功经过了世界多所著名院校几百年的实践检验,对学校的发展期望打了一剂强心针。

  重视贫困子弟 不刻意追求状元

  2014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迎来首批新生,这300个学生还未到来却已让校方感到颇有压力。“产妇”已上手术台,徐扬生和学校现在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批“新生儿”。“ 我们不刻意追求高考状元,我们会更重视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农家子弟。我们会更重视招来学生之后在专业只适合道德情操上的教育。我们对学生很有信心。”徐扬生坚定地说。

  徐扬生深信,港中大(深圳)将坚持培养学生独立思辨、追求真理,以及学会人际相处,具有审美和想象能力的育人使命。那么,徐扬生眼中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否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神圣的学府,成为公众眼中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摇篮,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记者 曹海扬 实习生 计梦慧)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