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东华义庄助十万华魂归故乡

2014年08月06日 15: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19世纪,在英国统治之下的香港,百姓的医疗等福利条件十分落后。于是,由社会贤达发起,首家华人中医院——东华医院于1872年建成,以贫苦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20世纪初,东华医院协助成立同样带有慈善性质的广华医院和东华东院,在1931年合并为“东华三院”。而其所属的义庄为亡者提供棺骨暂时停放之所,包括在港去世的名人蔡元培、陈炯明和唐绍仪,而接收海外去世的华人遗体遗骸,并转运到其广东等地的家乡,也成为义庄担负的任务。

  前不久,东华三院文物馆组织了机构辖下4间中学的学生和13间小学的文化承传大使,到广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开平、新会、江门一带侨乡了解侨情,参观华侨博物馆和华侨义冢。他们了解到,正是经过东华义庄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努力,才让大约数以十万计、以粤籍为主的海外华人遗骸有可能运回故里长眠。

  东华三院将这些历史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对学生讲述原籍归葬及生命意义;而到中学二年级则进一步讲解如何回馈社会,照顾不同阶层民众的需求。

  七月初,南方日报记者来到香港广华医院内的东华三院文物馆探访。这里位于九龙最热闹商业区油麻地,浓浓的树荫下的一幢中国风格的大屋,以及那一个个巨大的牌匾,以及历史照片和文件,将记者的目光带回清末的香港。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周煦钊 实习生 蔡博瀚 发自香港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周煦钊

  生死都要系着的“根”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恪守的传统。中国许多地方还有着这样的习俗,即是把逝去的亲人埋葬7年左右,再起出遗骨重新埋葬。而早年海外华人也是如此,去世时先在当地埋葬,几年后其遗骨再被送回中国的故乡。因此,那些经义庄回来的遗骨,人们无法知道他们的去世时间,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在东华义庄的出入登记表上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广东。

  位于香港西环的东华义庄,背后是绿树成荫的山,前面是碧波浩瀚的海,其中一石门框上刻着“方便门开聊使栖灵有所,慎终义践应知归土为安”的对联。

  义庄,指的是暂时存放未安葬棺骨的特定场所。1899年,东华医院建立了东华义庄,既为香港的贫困人群服务,也为海外侨胞服务,而且这些工作往往是带有慈善性质。其实东华医院早在东华义庄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这项工作。1874年报载消息:“从日本神户载来棺木三十余具……抵港寄停东华医院,不日书明籍贯、居址,招人运回。”

  随着时代的进步,义庄转运先友的职能渐渐萎缩,但这里至今仍然停放着171具棺木和遗骨。一个个卡片铁皮箱、藤篮和木箱,挂着逝者名字和籍贯,有些已经被送到义庄近100年了。他们在生的时候,离乡背井地去干挖矿、修路等等最辛苦的活,将所赚的血汗钱都寄给了家乡的父母妻儿,离世后希望能回归故土。然而,他们从千万里之遥被送回来,因为种种原因始终回不到家乡,但毕竟是到了可以眺望家乡的地方,也算是安顿下来了吧。义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为他们烧香,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艰巨而严密的工程

  大半个世纪迎送可能以十万计的先友,我们难以想象:在当年不便的交通条件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是怎样完成的。

  早期在海外的华人多加入各种侨社,并缴纳一些费用。如果他们去世后在当地下葬,几年后就会被起出骨殖,由侨社集合送回来。陪同记者访问的香港历史学者高添强说:原籍归葬是海外华人去世后的头等大事。世界各地的华侨会馆及所属的善堂是运归的主要组织机构,而香港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中转站。作为香港当时最有规模的慈善团体,东华三院就自然成为主要的承接和转运的机构。

  原籍归葬的具体执行过程十分繁琐。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总主任史秀英介绍说:“我们从大量馆藏的历史文件,特别是各种详细的运送交接记录,了解到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海外侨社等慈善机构以书面形式,联络东华有关棺骨的付运事项及时间。从海外运送棺骨是大型海轮,东华会联络本地的长生店安排承办接载服务的虾苟艇(大型渔船),将棺骨从轮船运至义庄存放,有时更需要在报纸上刊登通告,以待有关慈善机构或亲友认领,之后还需协助安排运载棺骨回乡安葬。也有部分逝者的亲人直接联系东华,委托其帮助转运棺骨。

  记者从登记本上看到:上面清楚地记着逝者名字、籍贯,以及出生时间,还有送回来的船到达的年月日,往往一批次就是一个籍贯地的,这说明海外侨社做的工作也是非常细致的。

  数据显示,义庄有时一次运送遗骨就有千百具。另外,这里还有不少中英文的提单和出入庄单据,提单是轮船运送棺骨的文件,义庄发出的出入庄单据与登记册必须是骑缝相对,盖上“领回”红印就表示已经送回原籍。所以,早期的义庄管理虽然是人工管理、纸张登记,也是非常细致严密的。即使一批次经手了上千具遗骸,少了一具也是要严查的。

  义庄的转运服务涉及一些费用支出,多由侨社一并汇来,有时却完全由东华承担。《义庄规条》中规定,对逾期无人认领的棺骨将义务安葬,决不至随意抛弃。当年华人出洋非常坎坷和艰辛,许多人在出洋去或者回乡的路途中就死在船上了。东华在远洋轮船(当时叫“火船”)上放置棺木(最初是美洲轮船,所以称为“金山棺”),让船上去世的华人暂时安放,免遭海葬;又在船上设立缘簿,发动善长仁翁捐助“金山棺”。我们从东华医院1874年征信录(年报)看到其中一首“亚刺士架”号船的捐款表有32位乘客捐了1605元。被装入“金山棺”的逝者,也是被送到义庄来,如无人认领会安排葬在义山。

  有香港历史学者认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东华医院和东华义庄给予了在港和海外华人极大的宽慰和安全感,其原籍归葬所涉受惠人数之多、工作范围之广,都是近代同地区机构的善举中所罕见的。

  变迁折射历史变化

  香港历史学者高添强表示,早期到海外闯荡的华人们在生时已经够悲惨了,死后如果不能魂归故土就更加不幸。因此,义庄接收了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华人遗骸。他认为这个现象应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丧葬传统,以及慈善组织在此方面的作为。而且,从这些资料也折射出世界及中国近现代历史,还有海外华人历史。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由于人口压力、连年战祸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促使主要来自广东的华人出洋谋生。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吸引大量来自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华人前往淘金。1864年起,美国太平洋铁路就雇用了超过102万华工。同一时期,中南美洲也兴起了一些要求密集劳工的行业,如秘鲁的鸟粪矿及古巴的甘蔗园,这些矿场主人和园主通过契约劳工制度,大量从中国招募劳工。据估计,从1801年至1925年之间,越有300万名契约劳工前往海外工作。

  史秀英主任说:“据了解,仅仅是1851年,就有3万广东等地的人经香港到海外,而当时香港港岛也仅仅只有3万人。而从1850年代开始,已经有华人遗骸从海外运回来。”

  华侨们以地缘、血缘等为纽带,建立会馆、同乡会和公所。华侨们在海外加入华人会馆时就缴纳一笔钱,如同现在买保险一样,这样会馆会处理其身后事。至20世纪初,由广东商人和侨民所设立的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50所。仅美国旧金山一地,就有福荫堂(南海)、昌后堂(番禺)、行安堂(顺德)、保安堂(东莞)、福善堂(香山)、同德堂(新会)、余庆堂(新宁,后改称台山)、仁安堂(增城)、同福堂(恩平、开平)等慈善机构,从事运送华人遗骸回国。据义庄的文献记载,东华医院义庄至少接收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中美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39家海外侨社机构运付的棺骨,安排原籍归葬。而香港之所以成为外国运回华人遗骸的首选中转站,这既是由于大部分华侨是粤籍,也有赖于香港是南中国最重要的转口港。

  1931年,一批由加拿大台山宁阳总会馆付运的先侨骨骸,数目达1800具以上。二战期间,转运工作因外国与香港的海上交通中断而停止。战后航线恢复,从海外特别是越南、泰国等地运抵的骨殖,每次动辄有千余副之多。由于资料不全,无法精确统计原籍归葬的数量,但据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这数字当以数万甚至十万计。

  史料上网进课堂

  文物馆计划把这些宝贵资料部分上网,并翻译成英文,让全球对华人历史有所了解,或者让对自己祖先历史感兴趣的华人可以看到。另外还打算在2015年8月到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举办展览。在2010年东华庆祝140周年筹拍电影《东风破》时,其中一条主线就是关于原籍归葬的,引起许多观众的关注。

  2003年,东华三院董事局拨款1100万港元,对义庄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程。工程后来获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文物保存及修复奖”荣誉大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区文物修复奖”优越大奖,其中的获得评语是“成功保存了亚太区的一个重要建筑物,也保护了华侨历史的重要一页”。

  东华三院文物馆现在保存的义庄文献有2万页已经修复及数码化。文物馆在政府派来的修复专家协助下,把档案以熏蒸消毒、杀虫,再用进口的无酸纸包好,以待整理。

  文物馆的工作人员并不多,而这里登记的义工却有上百名,20多名义工几乎每个周五、周六都来,其中一名梁先生从2003年起用了三年多时间将2万页义庄文献拍摄数码相片。最近一位退休的大律师陈先生,每星期都到文物馆,花了一年多时间将100多篇全文没有标点符号的中文书信译成英文,还将常用的广东及外国地名、海轮公司和侨社名称,以及中国天干地支等特有名词都一一列出中英文对照。

  高添强提出:如今广东有了一些华侨博物馆。但其中少了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华人落叶归根的内容,这是华人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博物馆应当补充这些内容。

  史女士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东华三院还将这些历史内容纳入了中小学德育课程。这些课程教育,是要引导青少年接受过去、建设现在和面对未来,将来为社会作贡献。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