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商如何看前海?

2014年08月21日 14: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港商如何看前海?
前海展示厅展示的前海建筑群模型璀璨夺目。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前海企业总数增长势头迅猛,港企增速也算较快,但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仍然不高。究竟是前海对港企招商把握不准抑或是港人本身顾虑太多?前海应当如何找准方向,吸引港企落户?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德勤中国税收和商务咨询合伙人黄信安。

  带着浓厚港腔的黄信安在内地工作已20余年,见证了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在内的诸多特区、开发区、新区的蓬勃发展与繁荣。在他看来,前海是港商开拓内地市场的最佳通道,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双方都有诚意合作,但黄信安认为主动权仍在前海。他建议,前海应尽可能地协调各方力量,把握“窗口期”,加快建设速度,让港企港人从“听着好”转到实实在在地“看到好”。

  不求优惠但求成本平衡

  深圳特区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很快就四周年了,各项发展都很快,但港资企业数量占比仍没有达到开发建设者的心中目标。企业不愿意进来,说明前海还是吸引力不够。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黄信安: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你想,一个企业在香港发展好端端的,让它搬家几乎不可能,一般是扩展业务才会有动迁的必要。如果要扩展,不管是去内地还是去美国,基本条件都要考虑。

  首先一项就是营商机遇,考虑哪里空间够广,对公司发展有多大好处。一些公司认为北京、上海空间更大,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听说前海很好,愿意过来成立子公司,也觉得对发展很有好处,因为很多机遇是在香港找不到的。

  另外是交通、居住问题。这一点前海现在规划是有,比如和香港一个小时生活圈,很方便,但实际情况企业还看不见,他们就一定会担忧。

  第三方面,企业在哪里都得交税,但他们希望不要来了以后增加成本,增加税费。企业在香港交税16.5%,内地要达到25%。个人高管在香港交税15%,内地封顶是45%。这就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好在现在前海这一点做得很好,一些产业拿到了中央给的特殊税收政策。

  这一点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很多人把这个政策叫税收优惠,但我认为从来没有优惠,企业求的只是成本平衡。也就是说,要港澳企业自己拿钱过来投资,不增加他的成本,是比较基本的条件,也显示了一个欢迎的姿态。因为在香港公司看来,到一个新地方投资,起码没坏处,不能比以前差。

  香港实在需要前海

  深圳特区报:您的意思是,不少港企依然看好前海,只是前海的一些现实条件还不够令人满意。

  黄信安:是的。前海的定位是国际化的,这个定位很好,也清楚。它想把香港做得好的几个业务引申过来,但不是照搬,这些业务香港还要做,只是香港空间不够,面对不少压力,需要新的发展空间。

  什么意思呢?比如人才方面,香港每年的毕业生在13000人左右,国内每年毕业生接近700万。想要挑最优秀的人才,在哪里比较容易,这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香港的租金实在太贵,不仅仅是个人购房、租房成本太高,很多公司都已经租不到地方。当然,现在北京、上海都碰到同样问题,租金一路涨价,已经不能预期。那么作为投资者,找一个相对比较固定、比较稳妥的空间,相比之下广深这两个城市就要好一点。

  从市场方面考虑也是一样,现在最大的购买方都来自国内,很多地方结算都用人民币,你不去抢国内的市场,大把人会去。也有港企,生意不在中国,账户里没有人民币,他不需要了解前海在发生什么。如果需要的话,最容易的除了前海还有什么地方?

  当然,很多人也怀疑,前海到底行不行。前海孤军奋战当然不行,但若要加上香港,或者整个粤港澳联系在一起,就一定可以。现在全球都在搞联盟,片区的发展是以后必须要走的路径。要相信1+1+1不是等于3,它有可能等于5或者等于10。

  香港想要打通内地市场,通过前海这样一个中间的过渡,促进两地来来往往,是绝对需要的,这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

  硬件配套设施要及时跟上

  深圳特区报:吸引企业,前海绝对还有要优化的地方。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黄信安:几个方面。第一是规划进展。前海毕竟是填海区,建设慢一点,在2020年,很可能完成的程度不是100%,这没关系,但要让人知道。

  比如之前香港人认为前海拍地有些慢,土地没有整备完毕,条件没谈拢,都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进展慢,究竟到哪一步,接下来怎么样,香港人是很担心的,担心你承诺很多,做得不快。还有配套问题也一样。听说年底会有写字楼出售,但地铁、公交不通却是个问题。有时候企业过来参观,还很麻烦,一两个小时找不到地方。

  具体到吸引港资而言,配套就要全面。前海说要吸引10万港人进来,很多是中小企业员工,他们住不起大医院,其孩子也未必上得起国际学校,那有没有像香港那样有很方便的诊所?职业医生有没有优惠?这些都要考虑。不是说要学校给你一家,要医院给你一家就行了。

  再比如深圳湾口岸,能不能通宵开放?现在没有这个需要,但可以放个风,保障以后通关便利,加班再晚都能回家。类似这样的举措希望能更多些。(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