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钢琴家陈瑞斌:“天使手指”以曲传情

2014年11月20日 1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11月20日电 题:专访钢琴家陈瑞斌:“天使手指”以曲传情

  中新社记者 卢哲

  他是首位在香港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及“爱河钢琴协奏曲”的台湾演奏家;澳门回归两周年的庆典音乐会他曾独奏;上海世博会的演奏大厅里,曾回响他的钢琴曲,他也跟宋祖英、王力宏在美国合作演出……他是已故俄罗斯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LazarBerman)唯一的华裔学生,他被欧洲乐评誉为“二十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他灵动的技巧被誉为“天使手指”,他是台湾钢琴家陈瑞斌。

  见到陈瑞斌,是在他一位香港朋友的家里。为了能拍摄演奏画面,他找了几个有钢琴的地方,最后还是决定到朋友家。“比较安静,不会有人走来走去影响弹琴。”

  陈瑞斌穿着西装,光脚站在客厅的琴凳旁边,一见面就说起与高雄石化气爆炸事件的“擦肩而过”。彼时正跟澳门乐团在高雄演出的他,因为原定餐厅没有开门而绕开了爆炸范围,“因此特别有感触,觉得人生就是奇遇。”这就是陈瑞斌此次来香港演奏的目的——感谢香港在高雄气爆案后给予的爱心和支持。而这个只用匆忙两周筹备的演奏,引来千余观众。

  “我第一次来香港在二十年前,至今香港各区的大会堂都演奏过,”自称与香港渊源颇深的陈瑞斌说,这是第一次在香港公开的公益演出,意义很大。

  背井离乡:对“黄河协奏曲”的独特感悟

  陈瑞斌是第一位在香港和大陆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台湾演奏家,当年的乐评家说:“没想到将‘黄河’诠释得如此特别的,是一位在台湾出生、少年就去了欧洲的人。”

  因为成长于音乐家庭,陈瑞斌一出生“就有一台钢琴在等着”。靠叔叔偶尔的培训,13岁的陈瑞斌考到了出国的资格,一人赴维也纳,开始“小留学生”的拼搏之路。期间十年没有与家人见过面,但少年的陈瑞斌努力汲取音乐之都的养分,从16岁开始屡获国际大奖。

  二十岁那年,陈瑞斌在比赛中遇见了“最后一位老师”——拉扎尔贝尔曼,陈瑞斌整整弹了两个小时的曲子,终于说服大师收自己为徒。

  此后六七年、直至贝尔曼去世,陈瑞斌每个月都搭乘十几个小时的跨国列车,从德国到俄罗斯求教。“压力很大,必须准备非常充分,”陈瑞斌说,“每次去都要带厚厚的琴谱,不停地演奏四五个小时,请老师指点。体力上也是巨大挑战。”

  “他从来不多说,非常严厉,却让我明白如何清晰地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叫严谨和坚持。他为人处世都是大师风范,他的精神永远在我心中。”

  “就因为我早早离乡背井,对于中国曲子《黄河协奏曲》才有特别有感情。”陈瑞斌说,《黄河协奏曲》饱含抗战年代亲人离别的感情,也引发他思乡情怀,“弹这首曲子是在弹一段中华民族不忘的历史。弹历史需要时间沉淀,这首曲子我演出了很多年,但每次弹奏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尝试新风格:寻找钢琴的“新可能”

  2014年7月,在美国好莱坞露天剧场,陈瑞斌与宋祖英、王力宏合作,为近两万观众演出不同风格的“中华之夜”。实际上,陈瑞斌正尝试跨界创作,已与歌手李克勤、蔡琴都改编合作过乐曲。

  此外,陈瑞斌还尝试创作改编新曲目,包括与中国传统乐器、美国爵士钢琴合奏。“尤其是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现在为人熟知的只有《黄河奏鸣曲》,有必要继续创作。”而明年的春天,他还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可古典可现代,钢琴有很多可能”。

  “音乐的能量就是不分国籍不分国界,单纯的打动,增强凝聚。”陈瑞斌将音乐描述为爱的交流,认为音乐比语言更能传递感情。“现在两岸三地的音乐氛围越来越好,爱好者越来越多,相信会有更多的机会与更多的人交流,一同在琴键上以曲传情”(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