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澳门“廉租房”住户新生活 再不担心房租涨价

2014年12月17日 13: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一年前,地盘工人(建筑工人)郭永忠如愿带着妻子孙红英和一对儿女搬进了石排湾社屋——乐群楼里的一套两房一厅公寓。

  澳门公共房屋由社会房屋和经济房屋两部分组成,类似大陆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其中,“社屋”以低廉租住形式向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而“经屋”以置业的形式向收入不足以买私人楼宇者提供。

  “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房租涨价了,再也不用急着找房子搬家了。”郭永忠说。

  郭永忠一家原来一直在澳门半岛租房,每月租金要几千元(澳门元,下同),房东加租就要搬家。现在他们每月只要交351元的租金,而今年所有社屋又都免租。“真的很开心!”他说。

  位于路环的石排湾公屋群是澳门最大的公共房屋建设项目,由乐群楼社会房屋和安顺大厦、居雅大厦及业兴大厦三个经济房屋项目组成,共提供9015个公屋单位。其中,仅乐群楼就提供4672个社屋单位。

  澳门特区政府房屋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已有包括郭永忠一家在内的3481个社屋轮候家庭办理上楼手续并领取公寓钥匙。

  郭永忠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当地盘工人已经十几年。目前,他每月1.2万元的薪水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虽然澳门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但是正在读小学二年和三年级的两个孩子的教育仍然是家里的最大开销。“每月他们上补习班要花4000块,占了家里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文化水平低,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辅导不了孩子。”他解释说。

  近年来,尽管特区政府极力推出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严厉措施,但澳门房价仍在高位徘徊。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住宅单位每平方米实用面积平均价格已达100024元。

  有鉴于此,澳门特区政府制定了“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的公屋政策目标,提出了优先照顾弱势及核心家团的“社屋为主、经屋为辅”的公共房屋发展方针。至2013年底,澳门已建成公屋数量达45573个,其中社屋12810个,经屋32763个。

  面积30多平方公里的澳门有60余万常住人口,其拥挤度是香港的2.5倍,拥挤水平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看都是很高的。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履职的新一届政府的工作中心是:宜居、发展、关爱、善治。“我们要将建设宜居城市放在首位,重点解决住屋、交通、环保问题。”

  与石排湾公屋群紧挨着,就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豪宅”的在建私人高层住宅项目。

  官方数据显示,石排湾公屋群所在的路环,第三季度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30751元,而石排湾经屋每平方米实用面积平均售价仅为17000多元。公屋项目圆了众多澳门居民“居有其所”的愿望。

  在郭永忠的妻子孙红英看来,能搬进现在住的公寓是“这几年最大的事”。

  除了周围环境好,令孙红英更为欣喜的是这里融洽的邻里关系。“在这里我们和周围的邻居都认识,小孩子周末也会互相串门。”

  现在,让孙红英觉得有些不便的,就是小孩子去本岛上学比较远,公交巴士车次还比较少,买菜也不太方便。

  目前,这片2012年底才基本建成的新住宅区配套设施还没有全部到位。

  房屋局公共房屋监管处处长伍禄梅表示,随着石排湾公共房屋群的住户陆续迁入,政府各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使区内的社会服务及商业配套分阶段投入服务,让居民能获得及时、完善的服务。

  据介绍,现在区内已投入使用的社会服务包括长者日间中心、托儿所、残疾人士辅助宿舍、临时卫生站、邮政服务等,乐群楼和业兴大厦经济房屋内的五间食肆、五金店、面包店、银行、西医诊所、便利店等共12间商铺也已开业。

  周边已设计规划、在建的设施包括学校、公共停车场、街市、图书馆、小区活动中心、露天康体场地和精神病康复者长期住宿院舍等。相关部门也在研究通过增加巴士班次、线路、延长营运时间及调整车型等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

  郭永忠告诉记者,在澳门像他这样的人即使什么都不做每月也可以领到一万多元。虽然为这里的福利制度感到自豪,但他表示“既然我自己还可以工作,就不会跟政府拿。”

  澳门回归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居民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仅现金福利方面就包括现金分享、医疗券、豁免房屋税和部分印花税、减免职业税和额外退税等政策。

  如今,郭永忠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祖国和我们都好,老婆小孩身体健康。”

  (记者郭丽琨 黄歆)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