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莫为日对美“依附关系”所惑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8日 14:3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引言

  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由于美国在战后处理钓鱼岛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谈及钓鱼岛问题之时,中美日三边关系、日本的外交战略,以及日美关系等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激辩的焦点。

  其中,学界关于日本国家对外战略的研究也是意见纷呈。战后,日本是否握有具体且完整的国家对外战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学术界,就此问题一直存有争议,而且基本上形成了肯定派和否定派完全对立的两派。有趣的是,即使是站在“日本是有对外战略的”这一基本观点阵营中的,也认为“此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依附于美国”。在关于日本对美“依附关系”战略的分析中,也有主动型的、被动型的各种说法。不言自明,被动型的依附关系不参杂过多的日本国家意志与战略意图;但若是主动型的依附战略,其根本的战略目标与短期的表象之间就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后果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日本“对美一边倒”的背后

  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日本的军事能力抱有极大的警惕性。而日本迫于战败的现实,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委曲求全的妥协方式,以图苟延残喘。日本政府甚至把自己管理国家内政与外交的实权交由美国主导的盟军司令部,以表示对于美国统治的认同与谄媚。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欣喜地发现自己处于援助美军参与朝鲜战争的最有利地理位置,于是乎,“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天然优势,为日本争取到大量的美国援助和吸引外来投资的机会。日本经济在这段时期内,实现了战后首次飞跃式发展。

  美苏冷战初期,美国加固了日本作为冷战第一防御线的功能。为此,加紧了重建日本经济、稳固日本政治体制的扶持和援助。受此影响,日本再次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最大受惠者,并一举进入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上世纪80年代中叶,日本极不情愿地吞下了“广场协议”所带来的苦果,此后国内经济陷入长期性的萎靡不振。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也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对美国的“强加之罪”有过只言片语的抱怨。

  而这一次,当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因失道寡助而陷入“失势”状态,美国立即派遣了两个航空母舰编队驶入附近海域巡航,并表示要在冲绳美军基地部署诸如F35战机等在内的尖端武器。毋庸置疑,美国协防日本并遏制中国的战略动机已是昭然若揭,另一方面,这也凸显出日本依附于美国军事保护主义战略的成效,再一次为日本军事存在的扩张赢取了美国的支持。

  人们看到,多年来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每当美国主导世界的影响力发生相对性衰退,抑或美国因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行动失道寡助,急需盟友鼎力相助之时,日本都会毫无保留地站在支持美国的阵营之中,而“对美一边倒”的基本战略也为日本的政治扩张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赢取了绝佳的机遇。

  “依附关系”只是表面现象

  笔者认为,二战结束以来,看似日本是被美国牢牢地控制着,外交政策上没有过多的发挥余地,但如果对历史事件条分缕析之后,可以看出事实与想象背道而驰,更多的却是美国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

  具体而言,从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到日美安保条约的生效,再到后来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定”,美国向日本移交冲绳地区的施政权等,直至最近一段时期,日本不断修改相关的海洋法及涉及国家安全的诸多法律,伺机扩充其领海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并将自卫队的触角延伸至印度洋、中东地区、非洲大陆、拉美地区等,向世界传递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实质性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这条军事扩张道路,实际上恰恰是在美国吸取了二战的沉痛教训,意图“竭力遏制日本军事成长”的战略指导思想的投影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从隐晦走向透明,从幕后走入前台,历届日本政府在促成“军事成长”的道路上可谓煞费苦心。

  不仅仅在军事方面,日本经济、政治的成长与成熟,也逐一折射出日本对美国的迂回战略。众所周知,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二战之后的短时期内,就立刻恢复了“元气”,而且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即重回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其中与美国所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侵略战争息息相关。换言之,正是“战争特需”所创造的巨大经济需求,帮助日本逐渐摆脱了“生产力不足、内需不旺盛”的沉重经济包袱,并重新建立起国内制造业的相关基础设施,改善了生产条件及市场条件。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广场协议”这一重要的经济事件。在今天,“广场协议”仍被很多学者或政治家视为是美国压制日本经济发展的“政治阴谋”,即,由于美国担忧会被急速发展的日本经济所超越,从而动摇美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秩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所以,针对日元汇率实施了一次“外科手术”般的治理,并一举将日本经济引入萎靡不振的死胡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广场协议”签署之后,日元汇率一路飙升,为日本企业海外的大规模并购创造了绝佳的条件,也正式开启了日本经济全球布局的大幕,日元的国际化道路也变得愈发平坦、顺畅。由此可见,尽管日本的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被打上“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等标签,但若从国家总体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这种代价的付出是如此重要,甚至是一个必要的成本。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