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普京“梅开三度”再任总统 加入世贸助俄发力

2012年12月25日 09:1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原题:总统普京梅开三度 加入世贸助俄发力

  观察背景:在3月4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时任总理普京以63.6%的得票率完胜对手,赢得选举。5月7日就职典礼举行,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开始了其为期6年的第三个总统任期。在历经18年的艰苦谈判后,当地时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世贸组织由此覆盖98%的国际贸易。俄罗斯入世迎来了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崭新起点,同时也为国家贸易的发展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尽管普京引领俄罗斯大国复兴的雄心未泯,然而其执政环境与前两任已迥然不同,以威权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为核心的“普京体制”引发民众质疑,国内抗议浪潮不断。经济现代化“知易行难”,创新发展面临诸多障碍。但与此同时,俄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大为改善。普京一面努力“安内”,力图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另一面积极借势对外进取,俄罗斯外交更加主动、灵活、务实。

  内政上,普京以退为进、外松内紧,强化权力核心,巩固执政地位。一是组建权力体系新架构,建立强大的总统办公厅,重新变政府为技术型内阁,促成“影子政治局”并形成新的执政团队,努力强化总统权力,稳定政局。二是实际掌握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主导权。普京复任后,将总统直属委员会由26个增加到30个,负责协调各政府部门工作,监督、评估各级政府落实总统决议情况,联邦政府更多只是执行总统决策。三是尽管普京迫于民众压力,恢复了地方行政长官直接选举、降低了政党注册和进入杜马的门槛,但同时强化了对非政府组织、游行示威和外国在俄政治性活动的管控。

  经济上,普京提出到2020年俄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的目标,力图以五大支柱为依托促进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一是推进能源现代化,近期“俄罗斯石油公司”不仅收购TNK-BP全部股份,一跃成为储量和开采量最大的世界能源巨头,还与美欧能源公司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力图以北极、黑海大陆架油气开发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地位。二是努力实现“再工业化”。俄出台2020年前军备更新计划,为此将投入22万亿卢布(约7700亿美元),目的不仅是更新军备,更是想通过国家订货推动军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的整体振兴。三是谋求创新发展。国家将向战略信息技术、新材料、原子能、航空航天等一系列创新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四是加速开发远东。欲吸引国际投资,加大远东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力度,搭乘亚太经济快车。五是发展现代农业。欲发挥自然优势,提高在国际粮食市场地位。要实现普京提出的战略目标,俄GDP年均增幅应保持在5%~6%,由于国际能源市场不稳以及俄经济结构转型困难,俄国内和国际金融机构普遍对俄经济前景持怀疑态度。

  对外政策方面,普京认为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俄国际环境大为好转:一方面,曾令俄疲于应付的北约、欧盟东扩将长期止步,俄西部压力锐减;另一方面,中美分歧正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矛盾,俄获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基于此,俄进一步拓展主动、灵活、务实外交,借世界变局巩固地区影响、提升国际地位。一是“扎紧篱笆”,加紧推进欧亚联盟建设。经济上大搞关税同盟、独联体自贸区、欧亚统一经济空间,军事上相继延长在独联体国家军事基地驻扎期限,并借修改集安条约组织章程之机获得干预成员国内政特权。二是加紧“重返亚太”。双边层面,在保持对华政治、经济、安全合作,维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在东海、南海问题上保持“超然”态度,并实际强化与日本、越南、印度等亚太国家全方位合作,力图在亚太格局变化中坐收渔利;多边层面,在维系上合组织框架同时,积极介入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APEC机制,力争在亚太多边经济、安全合作框架上占据主动地位。三是谋求改善对美关系。尽管俄美“口水战”不断,但普京已向奥巴马发出明年初访俄的邀请,预计俄美关系有望保持“重启”甚至进一步升温势头。(冯玉军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研究员)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